自太平軍占領軍事重鎮安慶以來,從石達開到陳玉成再到葉蕓來,為了籌集守衛安慶的物資,就經常派人去周邊鄉村攤派,一般民眾遇見這樣的事基本都是息事寧人交了保平安。但在桐城東鄉,由于東鄉幾大家族聯盟,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竟然組織了一支隊伍,而這支隊伍的帶頭人就是他們重金聘請的民間武術教練。
他們重金聘請的武術教練一共有三十六人,而這三十六人又各懷奇技,一旦出手,基本上一個人能對付個百八十人。
東鄉位居重鎮樅陽,這里的民風本來就強悍,早在清軍入關時,數萬清軍就在這里遭到了當地民眾的激烈對抗,最后清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損兵折將千余人的情況下才占領了東鄉。
這次太平軍前來籌糧,當地幾個大戶得知后便共同出錢從周邊聘請三十六位武功高強的武術教練,同時又在居民中通過精挑細選數百個強壯的中青年。
經過兩個月的高強度強化訓練,這些人在太平軍沒來到東鄉之前就形成了一定的戰斗力。
在天京之變前,太平軍曾經數次前來東鄉籌集所需物資,但皆被東鄉這支民間武裝憑借著險要地勢還有武術優勢,給太平軍一陣迎頭痛擊。自此以后,太平軍每次來東鄉都繞道而行,不敢去主動挑戰東鄉的實力。
陳玉成主持太平天國軍事工作時,其部隊因為要借道去天京,因為長江水路有銅陵大通鎮總兵李德鄰率清水師把守,東鄉便成了太平軍由無為到桐城,由安慶到天京的唯一通道。
咸豐七年到八年(1857一1858年),陳玉成命部將李四福帶人三次去攻東鄉,均被東鄉的民間武裝擊退。
李四福乃陳玉成麾下僅次于劉玱琳的悍將,這個人自加入陳玉成部以來,隨其征戰多年鮮有敗跡。他三攻東鄉未下,可見東鄉這支武裝的戰斗力是非常強悍。
為了拔掉東鄉這顆釘子,陳玉成在取得三河大捷晉封英王時,于咸豐九年(1859年)七月,親統大軍兵臨東鄉。
為了減少沒必要的傷亡,陳玉成在攻東鄉前,命人致書眾鄉紳,向他們曉以厲害,希望叫他們主動為太平軍讓道,但遭到了東鄉鄉紳還有他們組織的武裝的堅決拒絕。
更有甚者,東鄉眾武術教練中有個自稱是張飛后裔的教頭,竟然回書陳玉成,聲稱倘若“狗逆”(清軍對陳玉成的蔑稱)敢來,本教頭定然也叫他有來無回。
自陳玉成以五百人攻克武昌以來,陳玉成軍中皆奉其為神,每逢與清軍作戰,但凡遇見誣蔑陳玉成為“狗逆”時,他的部隊的戰斗力便瞬間激發起來,隨后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清軍,以至于清軍在與陳玉成作戰時不敢輕提“狗逆”二字。
經過仔細勘察地形,陳玉成決定采取迂回戰術,穿過三公山狹道,直插大山和周潭等后方,他與劉玱琳、李四福兵分三路,以炮火為號,務必一舉拿下東鄉,用以一雪前恥。
陳玉成一路搶占高地以后,當即架起重炮居高臨下向東鄉猛轟,劉玱琳、李四福則趁著東鄉亂起來之際,分兩路向東猛撲過來。
東鄉民間武裝則在三十六個的教練帶領下,分兩路前去迎敵,陳玉成見狀大喊一聲就帶領自己的千余人親兵衛隊旋風般的殺向東鄉。
盡管陳玉成這次為了拿下東鄉僅動用了三千人馬,但這三千人皆是英殿中精銳中的精銳,以往在與湘軍作戰時,陳玉成不在遇見你緊急情況下,他是輕易不動用這三千人的。
東鄉張姓教練正帶人與劉玱琳苦戰,聽到后面的喊殺聲,他回頭見陳玉成帶人殺來,當即返身僅帶幾十人去迎戰陳玉成。
當陳玉成帶人殺至他面前時,不知死活的張姓教練竟然公然叫陣陳玉成。
陳玉成的部將本想亂槍將他打死,但陳玉成為了親手教訓教訓他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決定親自去迎戰他。
張姓教練見陳玉成棄馬獨自提劍向前,自以為得計的他當即揮刀與陳玉成戰在一起。
盡管張姓教練武功不俗,但他怎么是陳玉成的對手呢,結果陳玉成僅用六七個回合,便一劍將他劈為兩半。
經過半個小時的激戰,陳玉成終于全殲了東鄉這支與太平軍抗拒多年的民間武裝。
至于那些組織這支武裝的鄉紳,他們還沒等到太平軍攻入東鄉時,不是抹脖子就是自縊,其家屬亦紛紛投井自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