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的治療,或補氣,或益腎,或平肝,佐以化痰祛瘀通絡,但用傷寒論中還有一個經方可治偏癱。
醫案分享
曾某某,女,55歲。
初診(2009年12月9日): 右側肢體偏癱2個月。2個月前患腦出血(左側基底節區出血),經治療遺有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在他人攙扶下才能行走且不穩,右半身麻木脹痛,乏力,口吐清涎,晨起臉腫,納可,眠可,小便可,大便干,2日1行。舌淡紅苔白,脈弦。高血壓病史數年,平素性情暴躁。肢體麻脹,活動不利,性情急躁,從少陽郁熱論治,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
處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3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大黃6克,石菖蒲10,炙甘草6,生姜3片,大棗5個, 5劑。
二診(2009年12月14日): 藥后半身麻木脹痛及乏力明顯好轉,活動能力增強,可獨自行走約100米,大便通暢。舌脈同上。上方基礎上加豨簽草30克以祛風通絡,6劑。
三診(2009年12月21日): 右半身仍有麻脹,但自感右半身明顯有勁了,已能獨自上街。近日稍感冒,咳嗽,痰不易咯。舌淡紅苔薄白,脈弦。上方加解表及通絡之品,繼服。
處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大黃6克,石菖蒲10,荊芥10克,防風10克,桔梗10克,威靈仙10克,豨簽草30克,皂角刺15克,蜈蚣2條,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棗5個, 5劑。
四診(2009年12月28日): 走路有勁且穩定性強了,能自行1公里,原生活不能自理,整天坐輪椅,現在能做簡單家務了。現頭暈,右側肢體麻木,面部及雙上肢輕度浮腫,感冒未愈,鼻流清涕,咳嗽,咯白痰,無惡寒發熱。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在上方基礎上再加白芷10克,辛夷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羌活10克,漢防已10克,以解表利水,3劑。
按語
中風偏癱,右半身麻脹不適,一般多用化痰祛瘀、益氣通絡之屬治療。《傷寒論》107條載有“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與偏癱表現有相似之處,加之此患者性情急躁,面腫,從少陽樞機不利,陽氣郁滯,不能宣達論治也是可行的,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反證了這種認識的合理性 。
本文摘自: 陶有強.經方醫學三代傳習錄[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