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距離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已過去20多天。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最新數據:沖突雙方傷亡合計逾5000人,經濟損失超百億美元。
G7外長聯合聲明強調,停火并未解決地區安全困局。美國國防情報局發布報告,伊朗核設施遭襲進度僅倒退數月,未被“摧毀”。
全球媒體紛紛關注,伊朗議長加利巴夫在電視鏡頭前,仍高調宣稱“以色列被打死500人,特拉維夫三分之一被炸成廢墟”。真相與神話,正在中東的熱浪與硝煙中激烈碰撞。
伊朗“勝利”的多重話術
加利巴夫在伊朗媒體上的高調亮相,成為“勝利神話”的最新推手。他聲稱,哈梅內伊親自調度戰局,革命衛隊高層遇襲后,最高領袖臨危受命,親赴戰情室,部署新指揮官,穩定全國局勢。
宗教首腦和政府高官共同塑造出一位“如將軍般”統帥的哈梅內伊形象。議長在采訪中反復強調,伊朗軍隊24小時內逆轉局勢,對以色列實施全面打擊,90%的導彈精準命中目標。
伊朗官方宣傳還強調,自己的軍事能力已能“自由打擊以色列任何軍事資產”。據加利巴夫描述,特拉維夫三分之一區域“被炸成廢墟”,內塔尼亞胡辦公室、摩薩德總部等重要設施均遭重創,重建需數月。
這場“勝利發布會”有著戲劇化的表達。哈梅內伊在停火后第一時間發表全國講話,連用三個“祝賀”為自己造勢。他指責以色列“幾近崩潰”,稱伊朗“狠狠打了美國一記耳光”,暗示對美軍烏代德基地的打擊“極具象征意義”。
對外則宣稱,以色列“別無選擇,只能停止侵略”,伊朗面對的是“西方帝國主義聯合進攻”,不是單一敵人。所有這些,構成了伊朗內部話語體系的核心。
數據下的真實戰果
以色列公布的傷亡,遠低于伊朗高層所宣稱的數字。沖突期間,以色列官方統計死亡28人、受傷3238人。伊朗方面,死亡627人,4870人受傷。
伊朗導彈確實造成以色列部分建筑損毀,但無任何獨立報告證實“特拉維夫三分之一被摧毀”。聯合國與國際紅十字會實地考察顯示,大多數受損區域為局部建筑和基礎設施,日常生活秩序已恢復。
如果以色列死亡真達500人,以色列社會必將陷入哀悼,全國生活難以如常。事實上,特拉維夫地鐵、金融區、主要醫院正常運轉。以色列內政部和警方多次辟謠,重申“沒有大規模人員傷亡和城區毀滅”。
美軍情報分析認為,伊朗核設施受損有限,主要項目延后數月,未被“徹底摧毀”。國際社會普遍不認可伊朗“迫使以色列屈服”的說法。G7外長聲明沒有提及任何一方的“勝利”,而是呼吁重啟伊核談判,聚焦大局。
伊朗媒體在報道沖突時,鮮見反戰聲音。加利巴夫等高官對外大肆宣傳“勝利”,對內則極力塑造民族團結,轉移社會矛盾。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聲明,宣稱“迫使以色列單方面停止侵略”,并威脅“對任何進一步侵略作出回應”。
但伊朗經濟困境不容掩飾。沖突期間,伊朗全國斷網、暫停休假醫生和護士,醫療與物流體系一度陷入癱瘓。多地出現反戰抗議,民眾高舉“停止戰爭,拯救經濟”標語走上街頭。
經濟學家警告,戰后伊朗通脹再創新高,失業率逼近25%,民生壓力加劇。官方媒體回避這些抗議,強調“外部壓力”與“西方帝國主義”論調,試圖將挫折解釋為“全球打壓”。
伊朗國內對戰爭的支持度遠不如官方宣傳。輿情分析顯示,網絡匿名調查中,半數受訪者對政府的“勝利神話”表示懷疑,更多人關注經濟和就業前景,而非虛高的軍事戰績。
宣傳神話與國際社會評估
國際社會對伊朗高官“勝利”言論反應冷淡。美、歐、中東多國輿論普遍強調,雙方都蒙受慘重代價,停火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美國國防情報局直接指出,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僅使進度倒退數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視察魏茨曼研究所時表示,以方“隨時準備繼續打擊伊朗目標”,傳遞出強硬信號。
G7聲明的重點是地區穩定與伊核談判,未認可伊朗關于“以色列被打死500人”的說法。多家國際媒體調查未能證實伊朗宣傳的數據與戰果。甚至部分伊朗學者在外媒評論中承認:“社會需要凝聚力,但神話式宣傳不利于問題的根本解決。”
伊朗官員強調“對抗西方帝國主義”,但實際戰場并未實現宣傳中所述的“壓倒性勝利”。經濟壓力、社會分裂、國際孤立在停火后反而加劇。伊朗議長等高官的“精神勝利法”在國際社會看來近乎荒誕,無法掩蓋國內困局。
停火后的中東
停火為伊朗和以色列提供了短暫的喘息空間。美國、歐盟持續推動伊核談判,聯合國特使已與多方展開接觸。以色列在軍事上保持高度警戒,伊朗則加緊修復重要基礎設施。
經濟困境成為伊朗社會主要矛盾,官方宣傳與民間現實分歧日趨明顯。經濟學家估算,修復被毀道路和工廠需數十億美元,相關資金缺口巨大。
區域安全格局依然脆弱。以色列軍方定期發布針對伊朗的新制裁和遏制措施。伊朗最高安全委員會警告:“一旦以色列再度挑釁,伊朗將毫不猶豫反擊。”
民眾和中產階層對戰爭的厭倦感增長,呼吁政府關注經濟、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國際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伊朗貨幣貶值壓力未減。戰后重建與外交修復成為政府緊迫任務。
伊朗高官繼續制造“勝利神話”,對內動員、對外施壓已到極致。現實卻是,戰場損失、經濟困境和社會分裂同步加劇,國際社會并未認可其宣傳口徑。停火協議是各方多輪博弈的結果,不存在單方屈服或壓倒性勝利。
神話可以暫時掩蓋現實,但無法改變事實。伊朗若不正視經濟與社會危機,繼續沉溺于“勝利表象”,只會讓國家陷入更深困境。中東和平與安全,需要理性與誠實,也需要摒棄虛假的勝利敘事。未來如何,留待歷史檢驗。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16 11:05:外媒:美英法德施壓伊朗,要求最遲8月底達成核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