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印度外長蘇杰生專機降落北京首都機場。紅毯鋪地、儀仗隊列隊、外交部副部長孫衛(wèi)東親自接機。
這是印度外長五年來首次獲得中方超常規(guī)禮遇。更特殊的是,蘇杰生此行并非僅參加7月15日的上合組織外長會議,而是被賦予“正式外事訪問”身份,與國家副主席韓正、外長王毅分別舉行閉門會談,甚至獲贈高鐵專列前往天津參與上合外長峰會。
這種安排傳遞出明確信號:中方愿以最高誠意推動中印關系破冰。而蘇杰生也投桃報李,向王毅外長拋出了一個重磅承諾:中印關系不受任何外部勢力干擾,全力支持中國主辦上合峰會。
就在一個月前,蘇杰生還公開宣稱“印度必須對抗中國”;如今卻將矛頭轉向“外部勢力”,且用不點名的方式狠狠批評了美國。更讓美方難堪的是,印度長期在上合組織充當“攪局者”:2024年曾7次阻撓去美元化決議,6月防長會因印度堅持對巴施壓導致聯(lián)合聲明流產。而現(xiàn)在印度要主動支持上合組織,無異于親手拆了美國苦心經營的“遏華包圍網”一角。
蘇杰生的“反水”本質是印度對美印關系的幻滅。特朗普政府對印度鋼鋁加征25%關稅,還威脅對購買俄油的印度企業(yè)征收100%“二級關稅”,直接沖擊印度210億美元農產品出口。而美國承諾的F414戰(zhàn)斗機發(fā)動機技術轉讓一拖再拖,印度航空工業(yè)自主計劃徹底泡湯。
難怪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在華盛頓談判時撂下狠話:“絕不因美國最后期限做出妥協(xié)”。當美國強逼印度放棄占進口總量41%的俄羅斯低價原油,又要求其在臺海問題上選邊站隊時,印度民調顯示民眾對美信任度已跌至29%的歷史冰點。
不過上面這些都只不過是火藥桶,真正的導火索,還得是印度目前正面臨的稀土危機。
盡管印度坐擁690萬噸全球第三的稀土儲量,但他們因加工技術空白導致87.5%的稀土磁鐵依賴中國進口。中國商務部6月底收緊出口管制后,印度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緊急警告:若8月前無法獲得關鍵材料,20%的車企將停產,12萬工人面臨失業(yè)。
更尷尬的是,中國對印度的盯防是第二嚴格的,第一嚴格的當然是美國,印度企業(yè)為解燃眉之急偽造30份“政府承諾書”,試圖將中國稀土偽裝為民用物資轉售美國軍火商,反而招致中方更嚴厲的管控。莫迪政府雖啟動500億盧比“國家關鍵礦產使命”計劃,但路透社直言本土稀土開采“需數年才能見效”,遠水救不了近火。更何況稀土精煉技術提升不了,開采多少原礦都沒用。
蘇杰生的承諾立即引發(fā)連鎖反應。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哀嘆“印度轉向使四方安全對話形同虛設”。美國組建的“關鍵礦產聯(lián)盟”更遭遇重創(chuàng)。
作為核心成員的印度仍有60%稀土依賴中國,成為孤立中國戰(zhàn)略的最大漏洞。最諷刺的是,印度在美印談判關鍵節(jié)點訪華,將對華關系與對美博弈明確切割,讓美國所謂“印太戰(zhàn)略”淪為外交行為藝術。
當蘇杰生踏上北京紅毯時,印度其實別無選擇:美國的關稅大棒砸碎了“印太盟友”幻象,稀土的斷供危機則驗證了中印經濟的高度共生性。這場外交轉向無關道義,而是利益權衡的必然結果。
上合外長會今開幕:中印關系保持改善發(fā)展勢頭,中俄外長高頻互動——澎湃新聞
韓正會見印度外長蘇杰生——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