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長的會面,最大目的就是想促成中美和解,但是中方沒有松口。特朗普四個字定義中美關系,恐看不成閱兵。
根據外交部官網消息,7月11號王毅外長會見美國務卿魯比奧,就中美關系以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彼此的意見。
王毅外長強調雙方把兩國元首的共識,真正落實到實處,希望美國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
美國那邊報道顯示,魯比奧認為這次雙方會談,非常具有“建設性”,同時也非常積極,中美很多方面可以合作。
與中方的要求不同的是,美方這次會談想要表達的是,中美雖然在競爭,但是也能實現戰略層面的穩定,同時還能一邊競爭一邊合作。
魯比奧還表示,如果雙方能營造良好的氛圍,達成切實的成果,那么中美兩國高層“很可能”在今年會面。
可以看得出來啊,中美雙方在本次會談,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只能是說把彼此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中方的核心關切是,美國要尊重中國的發展權利,不能無理打壓中國。
但是美國不一樣,魯比奧的意思大概就是,美國打壓中國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中國不能翻臉,美國也不想跟中國翻臉,美國只是希望中美“邊打邊談”,不要發生全面攤牌乃至沖突的情況。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這次會談結束后,中美外長并沒有握手拍照,也沒有舉行聯合記者會,甚至唯一一張合照里面,左邊的魯比奧表情比較凝重。
我們只能這樣說,對這次中美會談最樂觀的看法,就是兩國外長見了一面,這就是最大的成果。
其實在這次會談之前,特朗普總統本人就已經,對兩國關系現狀給出了四個字的看法,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和科技封鎖政策,是“非常公平”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并沒有不給活路,中國忍一忍還是能扛過去的。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什么叫做“非常公平”,公平這個詞是誰定義的呢?又或者是所謂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嗎?這個所謂的秩序到底在哪,有白紙黑字寫著,美國就是全盤通吃,其他國家喝湯都要看美國臉色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既然美國認為他們有打壓中國的權利,那么中國同樣可以告訴美國,我們有背水一戰的勇氣,有對美國封鎖稀土出口的權利,有在重大國際事務上不配合美國的權利。
美國想要中美保持“戰略穩定”,就必須摒棄過去幾十年的霸權思維,中國不是英國法國,更不是日本韓國,不會對美國的要求照單全收。如果繼續以這個思維跟中國談判,跟中國談關稅問題,那美國人恐怕9月3號來看閱兵是不太可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