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關系再度因稀土問題陷入微妙博弈,白宮內部消息傳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或將缺席中國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的消息,更是被廣泛認為美國方面在以此作為談判籌碼的在稀土方面進行暗示。
面對這樣的消息中方直接亮明底線:稀土供應與政治儀式無關,任何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圖謀都將碰壁,而這場圍繞稀土與外交禮儀的博弈,折射出兩國在戰略資源與地緣政治中的深層角力。
美方對稀土的依賴
稀土不是土,它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是尖端科技的“心臟”,從你口袋里的手機,到翱翔天際的F-35戰斗機,背后都有它幽靈般的身影。
誰掌握了稀土,誰就扼住了科技產業的咽喉,而這根撬動全球格局的杠桿,恰好就握在中國手里。
中國不僅坐擁儲量優勢,更可怕的是,控制著全球超過九成的稀土精煉產能,這意味著,即便別國挖出了礦,也得送到中國來“加工”,這是一種近乎絕對的產業壟斷。
過去,這根杠桿或許只是靜靜地躺著。但當貿易戰的烽火燃起,中國悄然啟動了它,一紙《稀土管理條例》出臺,稀土出口不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需要“依法審批”的戰略行為。
更關鍵的是,中方劃下了一條清晰的紅線:供應可以,但僅限“民用”,而美國對稀土資源的渴求早已不是秘密。
美國自身稀土產業鏈高度依賴中國,數據顯示,中國掌控全球近70%的稀土產量,擁有從開采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而美國雖坐擁豐富儲量,卻因技術、環保等因素長期依賴進口。
作為美軍空中力量的驕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斗機生產線,因缺少關鍵稀土元素,產量竟直接腰斬,導彈、雷達這些國防體系的“眼睛”和“拳頭”,也面臨著隨時停擺的風險。
情報顯示,美軍的戰略稀土庫存,樂觀估計能撐九個月,悲觀的數字則是不足三個月,對于一個全球部署的軍事帝國而言,這無異于一場倒計時。
戰場的神經繃緊,工廠的肌體也開始痙攣,通用、福特這些工業巨頭,同樣因為電機零件的短缺而預告減產。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撥動算盤,估算出的經濟損失高達1200億美元,并可能波及47萬個工作崗位,沃爾瑪的貨架,也可能因供應鏈斷裂而變得空空蕩蕩,從國家安全到民眾生活,這根杠桿壓下的,是整個美國的神經。
美方“稀土籌碼論”
劇痛之下,華盛頓的反應顯得有些分裂,甚至可以說手足無措,近年來,中國收緊稀土出口政策,導致美企庫存告急,生產鏈面臨斷裂風險,在此背景下,美國將稀土與外交活動掛鉤的意圖愈發明顯。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電視上公開喊話,急切地要求中國“恢復供應”,姿態強硬,可與此同時,他卻又帶著商務部長等一眾高官,組成談判團悄然飛往北京,試圖在談判桌上找回面子,一邊是隔空施壓,一邊是登門求索,盡顯矛盾。
而總統特朗普的態度則更加搖擺,他一反常態地用“veryfair”(非常公平)來評價中國,似乎在釋放善意,但轉眼間,白宮又以“涉伊朗”為由,制裁了18家中國科技公司,玩起了“一手蜜糖,一手大棒”的老把戲。
甚至有美媒透露,部分官員暗示“若稀土供應無實質性進展,美國高層可能缺席中國閱兵”,試圖以此施壓。
這種矛盾,源于他內心的政治算盤,他極度渴望出現在北京的閱兵式上,與中俄領導人實現“三國同框”,這無疑是他競選連任的重磅政治資本,但他又害怕被國內的鷹派攻擊為“對華軟弱”。
更何況,他揮舞的關稅大棒早已砸向了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一眾盟友,外交上的孤立讓他可打的牌越來越少。
中方紅線不容觸碰
面對美國的焦灼,中國的回應則堪稱一門藝術,充滿了“以靜制動”的東方智慧,對于特朗普是否出席閱兵這個核心問題,中方的回答滴水不漏,“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既不確認,也不否認的回答,直接將懸念的雪球繼續滾下去,把所有的壓力都留給了對方。
同時在稀土這個關鍵議題上,中方的回應同樣清晰有力,“依法審批”這四個字,既是盾牌,擋住了外界的政治施壓,也是利劍,宣示著自己手握規則制定權。
外交部發言人嚴正表態:“稀土出口依法依規進行,與任何政治活動無關,中國從不將戰略資源作為談判籌碼,更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脅迫”,這一立場背后,是中方對稀土戰略價值的清晰認知。
稀土不僅是經濟資源,更是維護產業鏈安全、推動科技自主的關鍵, 歷史案例早已證明中方的底線。
2022年佩洛西竄臺事件中,中方以雷霆手段實施“鎖島”軍演,向世界展示捍衛核心利益的決心,此次稀土問題上,中方同樣以法律框架與產業主導權為盾,拒絕任何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企圖。
甚至當美國談判團抵達后,中國外長王毅也沒有急于談交易,而是先立下了規矩,他提出了中美合作必須遵循的三大原則:客觀看待中國發展、政策別互相使絆子、相互尊重核心利益。
這番話的潛臺詞很明確:想合作,可以,但要先擺正心態,我們不是在求你,而是在平等的棋盤上對弈,核心利益,比如稀土的軍用問題,絕不可能成為外交場面的交換籌碼。
正如專家所言,中國稀土產業鏈的不可替代性,使其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美國的威脅不過是虛張聲勢”。
結語
此次爭議本質是中美在全球產業鏈主導權的爭奪,美國試圖通過“脫鉤”策略擺脫對華依賴,卻陷入稀土供應鏈的困局,中國則以資源管控為抓手,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
稀土與閱兵的博弈,是中美關系在復雜局勢下的縮影,中方亮出的底線,不僅是資源管控的立場,更是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的宣言。
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單邊施壓都難以奏效,唯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以平等對話化解分歧,才能為兩國關系注入穩定性,而這場博弈的最終答案,取決于雙方能否在競爭與合作的平衡中,找到真正的共贏之路。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