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網府谷縣供電公司成功實施陜西省首次主配網聯動綜合不停電作業。此次在35千伏老高川變電站10千伏127老高川線開展的配網旁路作業,不僅填補了陜西電網該領域技術空白,更以“客戶零感知”的服務成效,為區域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筑牢了可靠屏障,標志著陜西電網在提升供電可靠性及服務質量上取得新突破。
首戰高難度 IV類帶電作業破瓶頸
本次作業屬于IV類帶電作業——這一電網檢修領域的“高難度動作”,涵蓋臨時旁路搭設、負荷跨線轉移、旁路開關合環運行等復雜操作,技術門檻高、安全要求嚴。
面對技術復雜的挑戰,府谷公司以“黨建+”深挖帶電作業潛力,成立黨員突擊隊,推動帶電作業從“被動搶修”向“主動運維”轉型,由黨員骨干帶頭,現場團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圖:地面工作人員將旁路電纜連接到旁路開關上)
“IV類帶電作業要求在帶電環境下完成多環節精準協同,任何一個步驟失誤都可能導致供電中斷。”現場負責人趙鴻魁介紹,此次通過旁路系統構建“電力生命線”,實現35千伏老高川變電站出線開關線路側刀閘檢修與客戶用電“并行不悖”,成功攻克了主網設備檢修與配網負荷保障的協同難題,為全省同類作業提供了技術范本。
全程零感知 壓減345停電時戶數
13時49分,旁路開關合閘通流,臨時供電系統啟動;19時10分,變電站刀閘檢修完畢,旁路系統平穩退出。歷時5小時21分鐘的作業全程中,現場熱浪襲人,帶電作業車斗內溫度超40攝氏度。工作人員頂著酷暑,高效完成了包括電纜敷設、驗電、絕緣遮蔽在內的20余項操作。斗內與地面人員默契配合,確保每一步都符合標準流程。
(圖:帶電作業人員將旁路電纜接入線路)
經統計,此次作業減少停電時戶數345戶,避免電量損失0.66萬千瓦時。
此次作業的成功,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標志著陜西電網主網、配網協同運維邁入一體化新階段。通過旁路系統實現負荷“無縫轉供”,主網檢修與配網保障的銜接效率提升60%以上,驗證了“主配網聯動”模式在復雜電網場景中的可行性,為全省電網檢修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張軍偉 王新月)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