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振興和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4-15日南平市科協以“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為載體,邀請中國科學院謝華安院士團隊赴光澤縣調研指導水稻生產和優質水稻新品種的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示范。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盧哲明,南平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黃慶聯及光澤縣領導參與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考察、技術指導和專題講座,指導科技村落和科技小院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服務鄉村產業振興。
謝華安院士一行深入光澤縣崇仁鎮、寨里鎮、止馬鎮等地,重點圍繞再生稻種植示范基地以及稻漁綜合種養項目開展調研。
針對再生稻“種一季收兩季”的核心優勢,謝華安院士提出“養根護苗、水旱輪作”的關鍵技術路徑,為提升再生稻產量與品質提供科學指導。
在考察稻漁綜合種養項目時,謝華安院士詳細了解了南平光澤稻花魚科技小院的稻漁融合模式,對其推廣的無人機飛播、秸稈還田等實用技術表示認可,并對當地著力打造的仁厚村“福香占”稻漁系統示范項目推動“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等方面給予肯定。
調研中,謝華安院士強調,地方需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尤其要聚焦稻漁特色品牌的塑造,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14日晚,謝華安院士作題為《加強種業創新 保障糧食安全》的專題講座,光澤縣機關黨員干部、光澤縣涉農、涉糧經營主體等近200人參加。
本次活動系福建省科協組織,南平市科協、中共光澤縣委承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省農科院等有關專家應邀參加。(供稿單位:南平市科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