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肖瑩)一本本隨身攜帶的“民情臺賬記錄本”,不僅精準記錄了居民的煩心事,更成為推動干部作風轉變、高效為民辦實事的“催化劑”。近日,漢濱區新城街道育才社區依托“網格化管理”,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創新舉措、精準發力,成功將一份份“問題清單”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幸福賬單”。
“有了這個扶手,出來進去方便多了,再也不怕跌倒了!”“這個雨棚也安得好??!電動車淋不到雨,充電也更安全了?!笨粗顷P鎮家屬院的新變化,老人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正是育才社區活用“民情臺賬記錄本”結出的碩果。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育才社區積極發動“雙報到”黨員、社區干部、網格員等力量進戶院。網格員們人手一本“民情臺賬記錄本”,大到基礎設施老化、安全隱患,小到鄰里糾紛、生活不便,居民反映的大小訴求、發現的各類問題,都被詳細登記在冊。社區定期梳理記錄本上的“問題清單”,科學研判,形成項目清單。在每季度召開的共駐共建聯合會上,各單位發揮資源優勢主動認領、籌措解決。記錄本上清晰地標注著問題來源、經手人、辦理進度,讓責任一目了然,有效杜絕了推諉扯皮。
“有了這本‘明白賬’,居民反映了啥問題、誰在辦、辦到哪一步都清清楚楚。這不僅讓服務更精準,更重要的是倒逼了作風轉變,大家主動靠前、積極作為的勁頭更足了!”育才社區書記陳治改深有感觸地說。
在社區的有力統籌和轄區共駐共建單位的通力協作下,一本本“民情臺賬記錄本”上的“問題清單”正加速轉化為群眾滿意的“幸福賬單”。截至目前,社區收集的33項民生需求中,已有30項被認領,16項長期困擾居民的“老大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老舊家屬院悄然“升級”,新增了雨棚、安全扶手、修繕了踏步臺、修建了便民坡道;上門義診、理發及針對留守、獨居老人的常態化慰問有序開展;堵塞的化糞池疏通了,自來水和電戶表改造順利完成,居民生活更加舒心;文明交通勸導、義務衛生清潔成為常態;非遺手工坊成立,舞蹈、書法等公益課程定期開設……件件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民情臺賬記錄本”,承載著居民的殷切期盼,該街道記錄著干部的扎實足跡,丈量著作風的切實改變,兌現著提升群眾獲得感的幸福承諾。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辦成了放心事、舒心事、順心事,為社區繪就了幸福生活新圖景。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