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2025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提出要深入實施家政興農行動,提升農村勞動力在家政領域就業能力,引導有就業需求的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婦女等在家政領域就業。回歸到肇慶,近年來,我市多舉措推進家政興農,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從培訓到就業創業的全流程政策支持,帶動一批又一批人通過家政服務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家政從業人員在收拾房間。
從田間地頭到企業領頭人
“陳姐,明天的新房‘開荒’保潔訂單記得再跟客戶確認一下細節,別出岔子。”7月11日上午,在位于端州區的肇慶市亮麗保潔服務有限公司會議室,公司負責人植家麗正逐一落實當天的工作計劃。利落的短發、干練的職業裝,舉手投足間透著沉穩。很難想象,二十多年前,她還是一名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農村姑娘。
植家麗的人生轉折,始于一次機遇。“由于家里窮,我早已輟學在家,日日圍著灶臺和農田轉。”植家麗說,她一度以為未來將被困在鄉村,幸運的是,2001年,在外做家政工作的朋友返鄉,見她家務活干得細致,便鼓勵她加入該行業。抱著一試的心態,她走出鄉村,成為一名保潔人員。
由于沒接受過系統培訓,工作過程中,植家麗遇到不少難題。為站穩腳跟,她不斷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和精進相關知識,并積極參加市、縣舉辦的免費培訓。靠著細致周到的服務和一股子韌勁,她的口碑慢慢積累了起來,月薪也從300元提高到上千元,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手里有了積蓄,心里就有了底氣。”在行業里摸爬滾打10余年的植家麗,萌生了自己開公司的想法。“那時候看到好多老鄉想出來做家政,卻找不到靠譜的門路,我就想,能不能搭個橋,讓她們少走彎路。”
2016年,在利好政策扶持以及市商務局等單位的支持下,植家麗成立了保潔公司。同時,協助有關部門,通過開設免費培訓、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帶動200多名農村勞動力走出鄉村、改善生活。
從田間地頭到家政賽道,從普通保潔員到公司負責人,植家麗的蛻變,是我市眾多農村婦女借著家政興農東風,實現人生跨越的縮影。
“乘著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的東風,未來,家政行業大有可為。”植家麗期盼,能帶領更多農村姐妹一起,在家政服務行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從農村灶臺到家政講臺
7月12日,余暉透過窗戶,灑在懷集縣南粵好家政公司的培訓室里。講臺上,何棉英拿著教具,耐心地向臺下二十多名農村婦女演示嬰兒護理的正確手法。然而,12年前,她還只是一個守著廚房和小孩的農村婦女。
據介紹,何棉英是懷集縣梁村鎮人,2008年,為照顧小孩,她辭去外地工作,回家成為一名全職媽媽。“那段時間,天天待在家里帶小孩、煮飯,家庭經濟壓力很大。”
從農村走出來的何棉英成為一名家政培訓師,圖為她在演示嬰兒護理手法。
2013年,懷集舉辦了一場公益家政培訓活動。“學門手藝,既能更好照顧娃,又能掙錢。”何棉英說,經過系統培訓,她很快就考取到了高級育嬰師證書,并于當年加入家政行業。憑借專業、細致的服務,她逐漸在行業里站穩腳跟,訂單一度排到半年后,成為月入過萬的“金牌管家”,助家里購買了新房,家庭生活條件大大得到改善。
2023年,積累了多年一線經驗的何棉英,加入了肇慶市南粵好家政服務公司,成為專業家政培訓師。“自己淋過雨,總想為別人撐把傘。”她笑著說,農村婦女最懂家務、育兒的門道,只要經過系統培訓,這些經驗就能變成“金手藝”。于是,她與公司積極協助政府部門,面向農村勞動力,開設家政公益培訓班以及送教下鄉。
去年,何棉英成為公司懷集區域的負責人。為帶動學員穩定就業,她在原有培訓基礎上,新增了“培訓—考證—就業”一站式服務,與珠三角家政平臺合作,建立就業通道。
如今,何棉英常年帶著團隊奔波在肇慶各鄉村,把育嬰、保潔、養老護理等課程送到田間地頭。截至目前,她已培訓農村勞動力超2000人,其中八成是婦女,經公司推薦的學員就業率達92%。
全鏈條推動家政興農行動
在肇慶,類似植家麗、何棉英這樣的家政從業人員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注冊的從事家政服務經營范圍的公司和個體工商戶約802家,從業人員約18000人,主要包括住家保姆、鐘點工和保潔人員。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家政服務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新渠道。”市商務局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科吳嘉斌告訴記者,為推動家政興農行動,近年來,肇慶以“南粵家政”工程為抓手,通過制定行業服務標準、建設實訓基地、強化企業品牌培育等措施,不斷推動家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在此基礎上,我市立足農村勞動力資源優勢與家政服務市場需求,積極開展家政服務進村(社區)活動,支持有條件的家政服務企業設立基層便民站點,以實現供需有效對接。目前,我市已設立端州區白沙社區、四會市馬田社區等7個基層家政企業服務點。
依托各服務站點和送教下鄉等活動,我市全方位構建起家政人才培養體系,面向農村勞動力開展家政技能培訓,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過硬技能。同時,大力拓展供需對接平臺,實現“培訓—就業—增收”的良性循環,讓家政的政策紅利精準滴灌到田間地頭,幫助更多農村家庭增收致富,推動家政興農成為肇慶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戴福鈿 實習生 汪奕 通訊員 符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