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說到底就是“人情”兩個字在打轉(zhuǎn)。
尤其是親戚間的來往,表面看著和氣,其實細節(jié)里全是門道。
怎么送禮,送什么,送到多重分寸,這可是門大學(xué)問。
不少人一輩子送禮,不知道哪一步踩了雷,結(jié)果好心沒好報,還被親戚念叨半輩子。
其實,親戚之間關(guān)系到底牢不牢,送禮時這三條原則要記住,比你反復(fù)琢磨送啥都實用。
01
禮數(shù)不過頭,分寸最重要
送禮不是拼排場,更不是顯擺家底。
別以為砸重金、金玉滿堂就能贏得好感,現(xiàn)實是,禮送過了頭,只會讓對方有負擔(dān),心里咯噔甚至疏遠。
有的親戚關(guān)系一般,你上來一份大禮
對方反而覺得你有事相求,還懷疑你存什么心眼,心防立馬豎起來。
我認(rèn)識的一個熟人,過年送老家的親戚禮,又是高檔酒又是名牌煙
結(jié)果惹得親戚人前人后議論,說他“擺譜”、“不安好心”。
反倒是另一個朋友,知道對方家喜歡實用的,送了一些自家腌的臘肉和地方小吃,
反而收到一連串感謝,還被請進灶臺喝了一碗熱湯
這就像打乒乓球一樣,剛剛好的分寸最舒服,過頭就是失禮。
02
投其所好,選禮看對方需求
送禮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彼此之間的情感調(diào)溫器。
送得對方用得上,心里才能暖乎。
別光自己覺得貴就好,送了半年高檔巧克力,對方糖都不吃,等于白費心思。
有個網(wǎng)友分享,母親身體不好,最反感油膩食物,
沒想到堂姐過年送的全是臘肉香腸,家里只剩下干巴巴謝意。
我有個親戚,每次逢年過節(jié),都會提前詢問家里需要什么。
不是花錢最多,而是想著讓對方馬上用起來。
送給老人營養(yǎng)品,送孩子書包文具,這才是關(guān)系的溫度。
很多時候,一件小小的小家電、一雙合腳的拖鞋,遠遠比名貴禮盒更容易拉近距離。
本地人的小土貨,甚至一封親手寫的信,都讓人記一輩子。
03
禮尚往來,心意要及時兌現(xiàn)
親情這事兒,最忌諱口頭功夫和拖拉。
你去年收了親戚的厚禮,今年嘴上說著“有時間回禮”,
結(jié)果一年兩年沒動靜,對方心里記賬記得明明白白。
別看親戚表面上不計較,時間一長,關(guān)系里早挖了道溝。
送禮講究的就是禮尚往來,別做不吭聲的“甩手掌柜”。
我樓上的鄰居,去年朋友幫她家解決了工作難題,
沒等到過年,第二天就提著禮物登門感謝,鄰里一下子熟絡(luò)起來。
說白了,回報要趁熱打鐵,越快越顯情分。
有條件親自跑一趟比快遞一份要體面,哪怕買不到貴重的,露個面、打一通電話都比拖拉要強百倍。
人情就是這樣,被耽誤了就涼了,再補也補不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