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風
雖然特朗普極力施壓,但俄烏?;鹨琅f遙遙無期,甚至還出現了沖突擴大化的趨勢,尤其是烏克蘭對俄縱深地區的遠程打擊愈發頻繁,給俄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個別自媒體炒作俄軍差點擊落客機)
日前,國內互聯網上有一則消息不脛而走,個別自媒體博主援引“外媒”消息稱,近期,一架從白俄羅斯明斯克飛往莫斯科的俄航SU1845次航班客機在降落階段,突然遭到了俄軍“鎧甲”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襲擊,幸虧俄防空導彈“打的不準”,這架客機只是輕微受損,最終還是成功降落。
(俄軍“鎧甲”S1防空系統)
個別自媒體博主認為,還好俄防空導彈沒打到這架客機,要是打中的話“俄方肯定要賴烏克蘭”,指責烏軍無人機襲擊了這架客機,就算沒打到客機也要賴烏克蘭,“你烏克蘭無人機不在莫斯科上空飛來飛去,俄防空系統怎么會認錯呢?”
(國外媒體截圖)
從個別自媒體的炒作來看,顯然是在嘲諷俄羅斯號稱先進的防空系統“敵我不分”加“水平太差”,將正常飛行的民航客機錯認為烏軍無人機不說,打個民航客機都打不中。言下之意就是俄羅斯被烏克蘭折騰得草木皆兵,差點鬧出巨大烏龍。
那么這條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呢?我們對相關信息進行檢索后發現,國內自媒體的消息來源確實是外媒,但是來源并非主流媒體,而是個別是小媒體網站。
(“差點被擊落”的俄航客機)
此外,俄羅斯媒體也進行了公開辟謠,否認了俄防空系統差點擊落民航客機一事。俄媒稱,爆料這一事件的所謂俄獨立記者亞歷山大-涅夫佐羅夫是被俄司法部門認定的“外國代理人”,其活動在俄境內被禁止,換言之,該消息是“俄羅斯潤人”炮制的假新聞,旨在對俄羅斯進行抹黑。
實際上,所謂俄軍差點襲擊民航客機的消息也是漏洞百出,首先飛行數據網站的信息顯示,SU-1845航班從當地時間7月10日晚11點27時從明斯克起飛,并于凌晨0點36分飛抵莫斯科,飛行時間和路徑一切正常。
(俄媒對所謂現場視頻進行辟謠)
俄媒稱,假新聞發布者對此前發生的其他客機發生顛簸的舊視頻,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偽造來混淆視聽,但實際上,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西方主流媒體,或是乘坐該航班的乘客均沒有發布任何客機險些遭到俄軍襲擊的信息。
但這并不意味著俄軍就沒有襲擊客機的“前科”,現實遠比假消息更慘烈。遠的不說,據報道,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墜毀,機上67人中一共有40人遇難,根據對墜毀客機黑匣子和機身受損情況的分析,調查機構得出結論,稱客機是“遭到外力撞擊受損墜毀”,排除了飛鳥撞擊和機械故障的原因。
(阿塞拜疆客機墜毀現場)
眼見證據確鑿,俄官方解釋稱,事發時該客機試圖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降落,但由于“機場附近情況十分復雜”,烏克蘭無人機正對當地發動襲擊,因此要求阿塞拜疆客機飛往其他地區。緊接著,普京親自向阿塞拜疆道歉,承認客機在俄領空“遭到干擾”。
(普京和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
阿塞拜疆媒體隨后公開了一份包含錄音的證詞,指責俄軍將阿塞拜疆客機誤認為來襲的烏軍無人機,因此下令發射導彈進行攔截,但該消息并未得到俄官方證實,但俄方也并未對此進行“辟謠”,因此外界普遍認為,俄軍誤擊是導致阿塞拜疆客機墜毀的直接原因,而此事也導致兩國關系至今十分緊張。
這一事件大概率是最新流傳的俄軍襲擊客機假消息的“靈感來源”,因此,綜合目前的各方信息來看,所謂俄軍防空系統將民航客機誤認為烏軍無人機,險些將其擊落一事是別有用心者炮制的假新聞,旨在破壞俄軍的形象,是一次目的明確的“認知作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