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開欄語
2023年7月17日,天府融媒聯合體正式成立,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媒體縱向貫通、橫向聯通的傳播“航母”。兩周年之際,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將發布上線一系列新的產品和項目,進一步提升傳播賦能、技術賦能和人才賦能的水平,助力全省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向更深更實的縱深推進。
即日起,天府融媒聯合體推出《兩周年 再出發》專欄,我們一起深度聚焦天府融媒聯合體在傳播革新、技術重構、人才聚變等方面的新實踐。
有人說,媒體融合時代,一個人就是一條新聞“生產線”,新聞從業者要有“三頭六臂”,練就“十八般武藝”。7月16日,在天府融媒聯合體成立兩周年之際,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面向全省融媒從業人員的智能化、便捷化、移動化“融小”系列采編工具。首批上線的產品有“融小記”“融小校”“融小問”“融小評”四個公益工具。
一線記者在采訪現場,通過手機上傳素材,給出準確指令,“融小記”就能快速生成圖文稿件、視頻腳本,整個寫稿過程在1分鐘內即可完成。“它有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讓我們在重大活動、應急突發等現場能快速寫稿發稿。”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杜宇表示,“融小記”的實用之處,還在于它能一鍵生成適用于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發布的內容。
天府融媒科技公司產品技術部總監朱江向記者介紹,“天府融媒技術平臺的海量內容資源加入到了‘融小記’產品模型訓練,正是這一創新使該產品真正實現智能安全的創作閉環。”
“隨著融媒體技術的迭代升級,校對工具不應該僅局限于錯別字的校對工作。”朱江告訴記者,“融小校”依托天府融媒技術平臺,可以為新聞內容的背景、真實性、合規性精準校對,自動匹配最新政策條款、本地化表述規范,并給出最優建議。瀘州市融媒體中心編輯部副主任樊鳴霄是‘融小校’的首批試用人員,他表示該產品不僅能協助自己審查文稿的價值導向,還能對稿件中涉及的地方特色、民族語言等場景給出準確判斷。
記者在現場用手機下載安裝了“融小”系列工具,“融小問”也讓人眼前一新。它是一款智能生成采訪提綱、助力記者高效提問的移動智能工具。記者只需輸入主題或線索,標注采訪對象類型與背景,工具就能即時生成結構化提綱,包含核心問題、追問方向及預期回答,進一步提升記者提問質量與報道深度。在四川新聞網副總編輯周牧看來,“融小問”尤其適用于經驗不足的記者,“它將有效化解提問泛化等問題,提升新聞記者的專業性。”
此外,“融小評”作為智能用戶運營助手,通過上傳素材、選擇風格就可快速生成多角度、高質量的評論文本,有效助力主流媒體各傳播平臺與受眾之間問答互動。
記者獲悉,目前,“融小”系列四款工具已陸續在“天融數治”客戶端上線,并向全省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免費開放。
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融小”系列只是天府融媒聯合體“技術賦能、公益先行”的一個縮影。兩年以來,天府融媒的技術賦能按“大平臺、小工具、多場景”的布局展開,“一是大平臺,以做實一個省級技術平臺為目標,天府融媒技術平臺歷經兩年數字基建,建成了集約、穩定、安全的技術底座,數據存儲可靠性大于99.999%,具備100GB+應用防護能力與100GB核心網絡處理能力,依托智能機房和數據倉庫,建設了以‘天融云眼’、‘天融云選’、‘天融數治’、‘天融云生’和‘天融菁才’為核心的系列產品,整體技術指標位于行業前列;二是小工具,在省級技術平臺上開設公益產品云選超市的基礎上,提煉出一套‘融小’系列的移動化便捷式智能融媒小工具;三是多場景,既集約統籌又因地制宜地支持地方市融建設,天融云生市融一體化解決方案,經多次迭代,攻克省市縣三級原生貫通難題,構建開放式架構,突破市州報臺融合瓶頸。截至目前,交付樂山、南充、眉山、阿壩、綿陽等市州,已服務1100萬+C端用戶。”下一步,天府融媒聯合體將堅守公益初心,致力于從以上三方面為媒體融合改革提供技術賦能,共筑主流媒體新生態的創新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