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營商環境,近期,開平市人民法院深入開展“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主題月系列活動,通過送法入企、舉辦“法院開放日”、召開法企座談會等形式,全力疏通企業發展堵點,著力打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
把脈問需:
“法治體檢”直通生產一線
“從原料采購到市場銷售,每個環節都可能藏著法律風險……”在實地考察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自動化生產車間與產品研發實驗室的過程中,開平法院陳小洲副院長耐心講解著企業生產經營中潛在的涉法、涉訴隱患風險。
開平法院實地走訪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
活動期間,開平法院各業務部門紛紛走出法院,組建“法官服務團”,深入企業送上“法治體檢”。在翠山湖工業園區,法官針對企業用工問題現場開出“法律處方”;在奔達紡織集團,結合企業 涉訴案例為企業送上“廉政警示教育課”;在廣東金輝華集團有限公司,為企業提出的財產保全、調解審判執行等專業難題,現場定制“法律防護服”。
開平法院走訪奔達紡織集團
本次“送法進企業”活動覆蓋范圍廣泛,涉及制造業、建筑業、食品業、高新技術行業等多個重點領域的36家企業,向企業、市場主體充分展示法院在便企利企方面的舉措,面對面傾聽企業在運營管理、法律維權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沉浸體驗:
法院開放日架起法企連心橋
提升司法透明度,增進法企互信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開平法院積極舉辦專場開放日活動,敞開大門迎“企”來。
“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法院開放日
在赤坎法庭舉辦的“僑庭法韻暖僑心 共話權益護企行”涉僑權益保護交流開放日活動中,市僑聯、僑青會和關注僑胞僑企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僑界、僑企代表10余人齊聚古鎮法庭,現場了解涉僑綠色服務窗口、涉僑遠程調解室等工作運作情況,并就僑企遇到的經營困惑進行了深度的互動交流。在機關舉辦的“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法院開放日活動中,來自農牧、衛浴、新能源、傳媒等領域10余名企業負責人走進法院,現場體驗了“一站式”訴訟服務、遠程調解等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還參與了法企交流座談會,“零距離”共話營商。
赤坎法庭涉僑權益保護交流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期間,通過一系列“零距離”的接觸,代表委員們直觀感受到了法院在優化訴訟服務、提升司法透明度方面的積極探索,也讓法企之間的“連心橋”越筑越牢。
共話良策:
法企座談會開出“法治良方”
“勞動合同怎么簽才能防范風險?”“如何才能防范勞動爭議的產生呢?”“對建立勞動關系的員工,必須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按時支付薪酬,避免因違法成本增加經營負擔;對臨時性、松散型用工,則應建立詳實用工臺賬,清晰記錄用工過程,防范潛在糾紛。”
“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法院開放日座談會
在“馬岡優品”企業專場法治服務座談會上,企業代表們紛紛拋出企業發展中的“燙手山芋”,聚焦重點涉法領域提出迫切需求,法官們則現場“把脈問診”,針對企業代表們提出的問題,一一開出精準“法治良方”。
赤坎法庭涉僑權益保護交流開放日座談會
這樣坦誠深入的對話,正在開平法院內、法庭中、各企業里不斷上演。一場場座談會架起了法企溝通的“直通車”,從“用工關系合規管理”到“招商引資風險管控”,從“新業態交易安全保障”到“特色品牌知識產權保護”,法官們精準捕捉企業發展的司法需求,將被動辦案轉化為主動服務,既當“法律解讀員”,又做“風險預警員”。本次主題月活動共舉辦座談會8場,與52位企業家代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不僅幫企業把風險“防火墻”筑得更密更實,更讓企業發展的引擎添足動力,邁出的每一步都穩健有力。
開平法院此次“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主題月活動,以主動服務的姿態、開門納諫的誠意、精準施策的力度,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至企業發展的全鏈條,正是對“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與有力踐行。接下來,將繼續立足審判職能,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司法動能,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寫下更生動的法治注腳。
來源:開平法院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