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訴·辛法動態 | 農村建房起風波 法官調解止紛爭
近日,辛集市人民法院位伯人民法庭成功調解了兩起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在高法官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最終化干戈為玉帛。
2023年下半年,原告依約為被告承建一套模塊房,合同總價款是43849元。房屋順利完工后,已經交付被告使用,然而,仍有10518元工程款未支付給原告。雙方對欠款數額無爭議,被告已經將該款項交由第三人保管,而被告認為原告交付的工程存在質量問題,故以此為由不同意第三人將剩余欠款支付給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原告將被告訴至法院。調解過程中,被告因交付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又將原告告到法院,要求賠償損失40000元。 受理該案后,高法官高度重視。由于此案涉及農村建房,直接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且雙方當事人矛盾尖銳,若處理不當,極易引發更大的社會矛盾,因此高法官決定以調解方式化解糾紛。高法官首先認真查閱案卷材料,隨后到現場實地查看房屋建設情況,全面掌握了案件事實。
調解過程中,她主動向雙方釋法明理,從法律層面明確:作為接受施工的一方,給付工程款是其法定義務,工程存在質量問題不能成為拒付的理由。
同時,針對施工房屋確實存在質量問題這一情況,高法官引導原告換位思考,倡導雙方互諒互讓,通過平和方式解決爭議。 經過高法官多次耐心細致的調解,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被告當庭給付原告剩余工程款10518元,原告賠償被告損失9000元。雙方當事人在高法官的主持下簽訂了調解協議,并當場履行完畢。至此,這起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該案的成功調解,是位伯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下一步,辛集法院將持續聚焦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秉持“如我在訴”的司法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用心用情辦好每一起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