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晴天到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陣雨,氣溫27~38℃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愿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7月16日
“強國復興有我”第八屆“咸寧故事”
大賽全市總決賽圓滿落幕
14組選手用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
講述了咸寧大地上的動人故事
展現了咸寧人
投身強國復興偉業的擔當與情懷
現在讓我們跟隨現場鏡頭
一睹選手精彩瞬間
徐娜《用愛點亮留守的星空》
徐娜以《用愛點亮留守的星空》為題,講述幕阜山脈深處,全國模范教師徐丹15年來,用女性特有的溫柔與堅守,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愛的星空、用掌心溫度驅散留守兒童的寒意、用執著陪伴叩開他們閉鎖心門的故事。
杜志軍、方咪《“白車俠”臨危堵險情》
危急時刻,“白車俠”杜志軍以車為盾,用凡人的勇氣書寫軍人本色,用鋼鐵之軀筑起生命的屏障,成功避免重大事故,他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網友。今天,他與通城縣人民醫院宣傳科副主任方咪一起講述了《“白車俠”臨危堵險情》。
賴靚妮《愛情的模樣》
在你的眼中,愛情是什么模樣?
在賴靚妮的身邊,嘉魚縣潘家灣鎮潘家灣村,2024年“中國好人”曾紅星的故事詮釋了愛情最質樸的模樣。
愛情的模樣是曾紅星在新婚5天后,對妻子14600個日夜的勤謹照顧與陪伴,是29000多次的擦洗翻身與按摩,是存折上每一個數字都換成妻子藥方的希冀……
張亞美《醫路向陽的三件法寶》
張亞美以浸透晨露的鞋履、沙啞卻溫暖的聲線、褪色卻滾燙的鋼筆“三件法寶”為引,帶我們走進一群用腳步丈量健康、用語言傳遞溫度、用筆墨書寫承諾的基層醫者的世界。
成書晗《五十年前一朵蓮,開到了如今》
故事的主人公,是通山縣政府機關幼兒園奠基者之一、首屆園長胡谷蓮。一個弱小的女人,用她鋼鐵般的意志在創造一個又一個幼教奇跡。激勵了新一代幼教工作者勇擔新時代使命,肩負起培養下一代的重任。
歐欣雯 情景劇:《紅色金紫山》
在鄂南的崇山峻嶺中,藏著一個名叫金峰村的小村莊。革命年代,這里是赤壁市的“紅色心臟”。歐欣雯運用情景劇的方式講述了劉書亮書記為“銘記紅色歷史,弘揚英雄精神,實現鄉村振興”而艱苦奮斗的故事。
謝競蘭《活著的“烈士”》
在赤壁羊樓洞,1953年的冬夜,142位志愿軍烈士的忠骨曾埋在這片青山下。今天,我們腳下踏的每一塊青石板,都壓著一段沉重的故事……
今天講述的是8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胡金海的墓碑矗立在羊樓洞50余年,成為活著“烈士”的故事。
李忠濤《天山腳下的咸寧溫度——王翔醫生的援疆故事》
這是一個咸寧醫生與新疆牧民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來自咸寧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的王翔醫生。他帶著咸寧人民的深情與溫暖,跨越千山萬水,將醫者仁心深深地烙印在天山腳下的廣袤草原上。
李臻、耿雪菲、王健、胡鵬 情景劇:《多一分鐘 早一分鐘》
他們是一支來自嘉魚的電力隊伍,通過情景劇《多一分鐘 早一分鐘》詮釋了抗洪精神,還展現了電力工作人員戰酷暑嚴寒,架桿保電,為嘉魚蔬菜產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的敬業精神。
錢瑩《躬耕教壇講奉獻,自信育人顯擔當》
1979年,咸寧市交通實驗幼兒園在桂香氤氳中誕生。昔日幾間青瓦平房在桂香里萌芽,今朝現代化生態園舍于綠意中矗立;往昔青絲教師以粉筆書寫啟蒙篇章,如今華發園丁借科技澆灌成長沃土。在這串時光密碼里,藏著怎樣的堅守與傳承?錢瑩用3件“交幼物件”,為大家講述“咸寧故事”中的幼教篇章。
程心如 情景劇:《一壺茶水潤心田》
這個故事帶大家走進幕阜山脈深處,認識一位用半生時光溫暖一座山的“涼茶奶奶”——“中國好人”徐桂梅。退休后,老人用一壺茶水,歷經30余載歲月,溫暖無數過往行人心田。
王珊紅《醫者仁心:鄉村醫生楊覺民的堅守》
王珊紅分享的故事是:一名普通的黨員醫生楊覺民,沒有耀眼的光環,卻棄文從醫,以20余載的堅守,在偏遠山村書寫著醫者仁心的篇章,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人民健康守護者”的使命。
孫家萬《灑向學生都是愛》
孫家萬講述了自己半生堅守三尺講臺,無悔扎根鄉村教育的故事。
他和愛人扎根嘉魚農村教育29年,潛心教學、熱衷公益,用愛心與奉獻助力鄉村孩子成長。
李偉豪《攜手共護古村落》
在幕阜山深處的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村民王定釗以一己微光點燃古民居保護的希望。這個故事講述了王定釗守護文明的熱血、智慧與犧牲,用20年光陰,讓古村落重煥生機。
本屆大賽自3月開賽以來,先后舉辦了10多個專場賽事,有200余名選手分別參加了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的初賽。通過他們的講述,一大批先進人物、感人故事被挖掘出來。經層層選拔,共有14組選手入圍總決賽。
這14組選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每一個故事都飽含深情,每一段講述都充滿力量。
比賽中,評委們從故事內容、語言表達、舞臺表現、表演效果等多個維度對選手們進行了打分和點評。經過2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7號選手謝競蘭講述的《活著的“烈士”》獲得此次大賽一等獎,6號選手歐欣雯和9號李臻、耿雪菲、王健、胡鵬團隊獲得比賽二等獎,比賽還評出三等獎4名,優秀獎7名。
此次大賽由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主辦,旨在鼓勵群眾學習身邊的榜樣,傳遞正能量,激勵全市人民在“強國復興”的征程上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大賽連續舉辦了八屆,已成為咸寧特色文化品牌。
咸寧,這座被譽為“香城泉都”的城市,不僅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時代活力。此次“咸寧故事”大賽全市總決賽,不僅是一場講述比賽,更是一次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盛會。
本報記者:譚宏宇、聶瑩穎、劉念
編輯:聶瑩穎
監制: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