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上海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攀向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峰。如今,上?!敖M團式”對口幫扶即將開啟第十年的征程。上海已經構建起集教育幫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多維度對口幫扶體系,積極推動西藏日喀則、新疆喀什、青海果洛、云南省等7省22地州和三明、六安兩個革命老區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鏈條發展。
新民晚報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今年是“組團式”教育人才的輪換大年,上海市教育系統將在暑期集中選派近200名“組團式”支教教師,聚焦對口地區培訓需求,將深化智力幫扶,把教育綜合改革經驗更廣泛地輻射到對口幫扶地區。
上海專家團隊在彝良縣職業高級中學成立名師培育工作室
六安學生來滬參觀中共一大紀念館
由上海援建的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迎來新生
經過近10年的努力,“組團式”幫扶為當地打造出一支支“帶不走”的優秀本土教師隊伍。在西藏,由上海援建的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先后獲評全國生態文明示范校、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共同體成員校、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試驗校等,取得多項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零”的突破。在云南,自2022年啟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以來,幫扶團隊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遴選出15個項目,由來自上海的校長擔任各項目組長,上海幫扶教師和云南當地骨干教師共同組建12個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學科組,在課程教學、科研和教學指導、團隊建設、專業建設等方面“授之以漁”。在新疆喀什,隨著2019年上海援疆教育集團的成立,以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喀什實驗中學(喀什六中)為核心校,在對口援建的四縣(澤普、葉城、莎車、巴楚)分別成立縣域“教育集團”,形成一個核心校、四個縣域集團、輻射全地區的“1+4+N”模式。2024年9月,喀什六中獲評喀什地區唯一“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青海,黃浦、虹口、奉賢、青浦選派的教育團隊共同推動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學組成“三校聯盟”,共享教研資源,團隊獲2024年上海市“工人先鋒號”“2024感動上海年度人物”。
“十四五”期間,上海市教育系統緊跟上海市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要求,積極對革命老區等重點援助地區開展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項目。2023年9月,華東師范大學附屬三明中學正式開學。這所由華東師范大學與三明市政府合作創辦的學校,是一所三明市直屬公辦完全中學,未來將與部分上海高校構建拔尖創新人才早發現、早培養機制。
與此同時,上海發揮高校資源優勢,推動“人才培育+產業升級”雙輪驅動。上海市援藏干部聯絡組先后與西藏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高校組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把“世界屋脊上的‘大思政課’”上到青稞地、城市規劃展示館和邊境縣。聚焦喀什地區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由上海援建的公辦高職院??κ怖砉ぢ殬I技術學院,于2023年9月在莎車縣揭牌落地,將通過建設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培養喀什“十大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型人才,為南疆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人才基礎。上海高校將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在云南等地書寫“科技興農”新范式。其中,上海交通大學以“上海企業+云南資源+交大智慧”模式賦能洱源縣海菜花產業,通過設立專家工作站與創新中心,將海菜花保鮮期從4天延長至12天,助力“洱源海菜花”成為云南唯一入選全國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的綠色農產品;上海理工大學研發數字化智能監測系統,精準“感知”金沙江流域酸角樹生長數據,帶動3000農戶發展10萬畝種植產業,戶均增收超3000元;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構建橡膠林下“補光種植—綠色生產—智能調控”技術體系,推動林下種植規模突破萬畝,膠農每畝增收過萬元,同步建立十余種中草藥種植數據庫,實現產量質量“雙提升”。
此外,上海高校還積極參與教育幫扶與志愿服務。在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華東理工大學深入開展“教育+”精準幫扶,至今連續派遣8批研究生支教團,56名華理青年赴尋甸縣開展志愿服務,義務授課超7萬課時,實現近2000名學生“零輟學”。
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男足亮相貴州村超
武定職高學生進行華爾茲訓練
上海與幫扶地區開啟師生常態化交流新實踐。2023年9月,由上海市援藏干部小組帶隊,三支來自西藏日喀則的中學生足球隊首次作為特邀球隊,來滬參加第38屆“海港-上汽”杯新民晚報暑假中學生足球賽全國交流賽,與來自新疆喀什、安徽黃山、浙江臺州及上海等地的青少年展開足下爭鋒。自2014年開始實施的“青春放歌”上海大學生文化志愿者交流項目,先后赴喀什、克拉瑪依、昭通、三明等對口地區進行文化志愿服務,深受師生和各地好評。通過簽訂對口合作協議、東方綠舟教師教官赴幫扶營(基)地、接待對口地區學生深入上海等結對幫扶形式,東方綠舟等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和基地依托上海紅色文化資源,開展中小學校“組團”和優秀學生“結對”等活動,為不同地區的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流學習機會。
原標題:《開啟第十年征程!上海“組團式”教育幫扶這份答卷令人驕傲》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梓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