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恢復對烏軍援,澤連斯基氣勢立馬變得不一樣,制裁5家中企之后,還逮捕兩名中國公民,扣上“涉嫌竊取并非法向境外轉移海王星導彈系統機密技術資料”帽子,一方面放力爭年底停火信號,一方面牽連中國,澤連斯基怕不是忘了中方的“殺手锏”。
先看被扣上“間諜罪”的兩名中國公民,24歲男子是基輔某理工大學的前學生,其父親常居中國,經常去烏克蘭,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反間諜部門發現24歲男子企圖招募一名參與導彈研發的烏克蘭公民獲取機密文件,交接現場兩人當場被抓,烏方意圖以“間諜罪”定性,一旦罪名落實,最高可被判15年有期徒刑。
“還在核實有關情況,中國會依法維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中方回應簡單且直接,然而,此事有兩處怪異:其一,“海王星”導彈雖有強大毀傷能力,中國的能力卻絕對在烏克蘭之上,并無竊取的必要,其二,“海王星”導彈烏克蘭并非原創,只是仿制前蘇聯技術的產物,蘇聯已經解體,相關技術也已公開,何來竊取機密一說?
針對公民外,澤連斯基還批準對中企制裁,5家中國公司在烏境內資產被凍結,還面臨吊銷執照、取消正式訪問、禁止轉讓知識產權產品、中止貿易協定、文化交流、科學合作,以及取消所有烏克蘭國家獎項這些制裁,澤連斯基對華出手并非偶然,更可能是“牽連”,在俄烏沖突上,烏克蘭有大動作。
一方面,澤連斯基無心開啟第三輪談判,他個人政治生命與俄烏沖突緊密相連,澤連斯基比誰都清楚,止戰的一大必要條件,就是烏克蘭放棄領土,割地求和的代價大概率是烏克蘭迅速推動新一任總統選舉,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本該在2024年5月21日就結束,他仍在任,就是因為戰爭還在繼續,美西方已恢復對烏軍援,澤連斯基想大干一場,從俄羅斯手中奪回戰場主動權。
另一方面,烏克蘭開辟新賽道,普京仗著人多勢大,俄軍戰術主要是猛攻,澤連斯基做了兩手準備,一在構筑地雷防御工事,主張用武器傷人而非正面交鋒,烏克蘭已脫離《渥太華禁雷公約》束縛,普京為應對只能再找盟友幫忙掃雷,其二,套用以色列斬首行動,電子偵查部隊夜以繼日工作,試圖精準打擊俄軍高級將領,造成人心惶惶繼而扭轉戰場劣勢。
不難發現,澤連斯基是精明的,相較于普京在戰場上的付出,烏方更常用“低成本高影響”的手段,最能拿出手的也只是防空系統,還是美國援助的,然而,打不是目的,問題出在普京傾向以打促談,俄軍在前線異常猛烈的夏季攻勢被普京視作談判資本,澤連斯基雖想以談促和卻也接受不了割地,比起打持久戰,他更想守護好自己的位置,避免止戰即下臺。
然而,接受采訪的烏高官自曝年底前有望實現停火,不過停火不代表戰爭結束,烏高官這樣說可能只是想緩解美西方對俄烏沖突遲遲不結束的不滿,順帶看看普京方面會不會給正向反應,不管測試的目的是何,烏方都不該試圖拉中國下水,兩道禁令,一在制裁中企,二在制裁中國公民,澤連斯基似是忘了中國手握的王牌——戰后重建。
沖突總要結束,澤連斯基總要面對重建問題,中國早有表態,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就包括參與烏克蘭未來的重建,中國基建的實力各國都已充分見識,況且中方相關企業在烏克蘭所占市場份額已經提到了27%,若中方不愿相援,澤連斯基會否后悔用立不住腳的蹩腳借口對中國連發兩難?
求人,就要有個求人的態度,中國不追求高高在上,澤連斯基卻不該一會說“烏克蘭需要中國角色”,一會又搞制裁試圖捆綁中俄,違背中方不站隊的原則,中國愿意讓俄烏人民盡早過上安全穩定的生活,也期待和平早日到來,前提是,澤連斯基自己想明白,制裁中企的行為是否正確,試圖為兩中國公民扣上的“間諜罪”又能否立的住腳,若中方以此收回支援重建表態,停火之后的澤連斯基,又該如何對著滿目瘡痍向國民傾訴自己的政治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