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喊話“普京別逃避停火決策”,聽起來像是要談判,其實更像是“表演外交”
美國要停火,烏克蘭得裝模作樣
你以為烏克蘭真想停火?開玩笑,現在西方軍援才剛恢復,重炮剛到貨,前線才把那幾門美制M270火箭炮架起來,干嘛停?
更何況這仗已經從“收復失地”變成了“維持國際舞臺感”,不打,烏克蘭就沒人看了。
但美國要的是節奏——特朗普新政府上臺后對歐洲那邊的軍費早有微詞,現在也不可能無限燒錢給烏克蘭。外界不斷給特朗普施壓,他又不好意思自己先說“讓烏克蘭認栽”,那怎么辦?——用澤連斯基這塊牌子,“你看,是烏克蘭想談,俄羅斯不談。”
從這個角度講,澤連斯基的喊話更像是一次外交公關演出,不是軍事決策。
普京這邊不搭理,直接“用行動說話”
別看俄羅斯嘴上“停火是選項之一”,實際動作一點沒停。就在澤連斯基喊話的同時,俄軍搞了輪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巡航導彈攻擊。烏方自己統計,說俄軍在48小時內投放了300多架“沙赫德”無人機。
這什么意思?普京根本懶得搭話,直接讓你聽導彈“解釋解釋”——你想靠話術逼我讓步,門兒都沒有。
這波反擊不僅是回應澤連斯基的喊話,更是釋放一個信息給西方:你們要是還繼續拱火,戰線可以更往西推,甚至連敖德薩都不保。
俄烏“停火談判”到底誰更不想談?
外媒和西方官員當然習慣性甩鍋,說是普京拖延談判。但稍微回顧下這兩年的交鋒,基本都能看出
每當俄方打出一波優勢,就喊“愿意對話”;每當烏方拿到一波軍援,就立刻強調“不接受割地停火”。
也就是說,雙方都在“擇機喊話”,根本不是為了真談,而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大談判籌碼。你打得順,就說“我愿意談”,你打得難,就說“對方不談”。
像現在,俄羅斯控制了烏東四州,大體陣地鞏固了,就覺得再談也是在高位談判;烏克蘭則希望趁著美援回來之后“再搏一把”,自然不急著真談,喊喊話做做樣子就行了。
澤連斯基的“操作”,背后是美國的算盤
別忘了,澤連斯基是靠美國撐著的。他敢公開喊話普京,不是自己突然膽子變大,而是美國需要他配合演一場“道德高地”的戲碼。
這跟前幾天白宮發言人那句“俄羅斯應為沖突延續負責”正好對上。澤連斯基這句“不許普京逃避”簡直像是劇本里的臺詞。
所以說,什么“有底氣”,其實是“有指令”。
這場戲,觀眾越來越疲了
西方社會內部其實已經有疲勞感了。法國、德國民調都顯示,大多數人并不支持無底線地支持烏克蘭。
美國也不是沒感受到——你看特朗普最近不斷提“讓烏克蘭戰斗到合理地位”,連“和平解決”都開始掛在嘴邊。
這時候,澤連斯基說“我們愿意談”,就成了給西方輿論一個交代。
但與此同時還繼續往俄羅斯本土發無人機、打布良斯克、炸庫爾斯克,這種“兩面出牌”的操作,俄羅斯當然看穿了——你想一邊打我一邊談判?不可能。
這場沖突,進入了“談而不談、打而不破”的階段
你問停火有沒有可能?我說,當然有——但那一定不是現在。
只要戰場還有增援、還有期待、還有外部力量在下注,真正的談判就還早。澤連斯基喊話也好,普京沉默也罷,都是為了下一步博弈中爭得“主動權”。
這一仗,不是打給對方看,是打給背后的世界看。
澤連斯基喊話,是姿態;普京導彈,是答復。誰想真停火,誰就得先敢認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