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遺產爭奪戰背后的水企暴富密碼:水不值錢,值錢的是瓶子!
詩與星空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謝絕轉載。
最近幾天,全網最為火爆的消息,莫過于宗馥莉和其父親的幾個私生子的財產官司。
從法律角度來說,私生子(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同等權利,可以合法繼承財產。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一千零七十一條明確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過非婚子女的權利并非《民法典》才定下來,來自于婚姻法和繼承法。
原《婚姻法》(1980年頒布,2001年修訂)第二十五條就已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原《繼承法》(1985年施行)第十條也明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確認了非婚生子女的法定繼承權。
但是,星空君認為,這條法律離譜的地方在于:
除婚前財產、特定財產等極少數情況外,夫妻任何一方的財產都是共同財產,如果其中一人拿出大額資產去送人而不告訴對方是不合法的,對方可以打官司要回來(郎咸平就干過這事)。
然而,一方出去搞出私生子來,私生子卻可以合法的繼承夫妻的共同財產的一部分。
好像哪里不對?
當然了,非中國國籍的私生子是否能夠擁有這個權利,還要等法院判決。
跳出八卦,我們需要關注企業背后的經營邏輯。
從鐘睒睒到宗慶后,都曾經當過中國首富。而他們的核心業務,恰好是最看似平淡無奇的產品。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這種產品能產生首富?
一、賣水的企業究竟賣的是什么
那么,娃哈哈和農夫山泉是賣什么的?
如果有人這么問,可能會被嘲笑。娃哈哈和農夫山泉的年銷售額數百億,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喝過,肯定是賣水的。
但是,2020年農夫山泉在港股上市的時候,招股書顯示:
原材料主要為生產瓶身的PET、糖及果汁等,該部分成本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占我們銷售成本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0%、44.1%及43.4%。包裝材料主要包括紙箱、標簽及收縮膜等,該部分成本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占銷售成本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1.4%、31.1%及31.5%。
其中,PET是原材料成本中最大的組成部分,其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分別占銷售成本的29.0%,31.9%及31.6%,分別對應總收益的12.7%、14.9%和14.1%。
甚至,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中,有四家是PET公司。
原來,這是一家賣瓶子的企業。
娃哈哈沒有上市,我們看不到其詳細的數據,但合理推斷,除了代工的那一部分成本外,大部分和農夫山泉大同小異。
為什么水不是賣水企業的最大的成本?
這要從中國的水資源許可制度說起。
以農夫山泉為例,農夫山泉用水大部分是自行開采,2018年起,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成為營業稅金及附加的一部分,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同時,由于公司很多水源地位于西部大開發區域,當地往往會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公司實際支出的稅務成本也比較低。
正因如此,農夫山泉的分產品財務數據出現了兩個奇怪的現象:一是最大的成本是生產塑料瓶的PET;二是包裝水竟然比技術更復雜的飲料、果汁毛利更高。
這都是因為水計入了稅金而非成本。
二、借道農夫山泉看水企是如何經營的
因為沒有上市,無法看到娃哈哈的詳細的經營數據,但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我們能夠清晰的查閱到農夫山泉的經營數據。
通過對農夫山泉的財報數據拆解,娃哈哈的經營情況會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數據來源:iFind
2024年全年營收為428.96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426.67億元)同比增長0.5% 。
營收增長疲軟主因是包裝水業務受負面輿論沖擊,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18.3%(當時娃哈哈和農夫山泉之爭,一地雞毛)。而茶飲料的增長僅部分抵消該影響。
歸母凈利潤為121.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4%,增速遠低于2023年的42.2% ,反映成本壓力與市場競爭加劇。
毛利率為58.1%,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
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PET原材料成本上升;二是高毛利包裝水銷售占比下降(2023年占47.5% ,2024年進一步縮減);三是茶飲料產能擴張的短期成本增加。
今年開始,農夫山泉又開展了針對茶飲料的各種抽獎活動(星空君多次中獎一元再來一瓶),大概率又導致毛利率下降。
這種以價換量的方式,能否給公司帶來正向效果,還要等2025年年報出來后綜合分析。
三、水產品的經營風險
巴菲特為什么終身持有可口可樂?
從娃哈哈、農夫山泉的老板們紛紛問鼎首富可以大致了解到,可口可樂和娃哈哈、農夫山泉非常類似,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行業。
隨著品牌知名度的增加,產品覆蓋面越來越廣,水產品企業營收規模和利潤也就水漲船高。
然而,娃哈哈、農夫山泉的風波也反映出來行業最大的風險:聲譽。
2024年,農夫山泉遭遇了成規模的口誅筆伐,導致品牌形象受到歷史性考驗。這種負面輿論不僅影響了包裝水業務的表現,還可能對公司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隨著宗慶后身后事的曝光,娃哈哈的品牌形象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另外,無論是國際巨頭可口可樂,還是國內大佬娃哈哈和農夫山泉,都面臨著轉型的危機。
傳統口感的產品越來越被追求個性的年輕人拋棄,但轉型能否成功,也需要時間的考驗。包括可口可樂在內的眾多傳統品牌,推出的一些新口味,都在時代的潮流中消失了。
農夫山泉推出的低價綠瓶純凈水雖然旨在搶占市場份額,但其低價策略引發了同行的價格戰,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
新品推廣如果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也可能影響公司的整體業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