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確保城市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確保群眾平安便捷出行
6月28日以來
沈陽開展了交通秩序
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
目前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工作如何開展?
一起來看!
沈陽市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
百日攻堅行動階段性成果
新聞發布會
7月16日召開
市公安局副局長李玉國
介紹情況
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群眾安居樂業,關乎社會大局穩定。6月28日,沈陽啟動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專項行動啟動后,市公安局堅決扛起牽頭部門和主力軍責任,緊盯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突出問題,強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
行動開展以來,全市擁堵類警情環比下降19.8%,平均車速環比上升1.65%,新建盤活停車場16處,擴容公共停車泊位4688個,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1.4萬件。
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提升跨部門協同效率
第一時間成立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專班,市委宣傳部、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單位開展合署辦公,打破部門壁壘。工作專班堅持實體化、高效化運轉,建立健全每日會商、定期調度機制,確保形勢精準研判、問題及時解決、難點堵點高效協調。
二、成立聯合督導檢查組,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
聯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行業主管部門組建4個聯合督導組,深入一線常態化、全覆蓋開展明察暗訪。針對發現的問題隱患,專班第一時間制發督辦單,明確整改要求、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形成強力倒逼機制。
截至目前,督導檢查已覆蓋13個區縣(市)、45家運輸企業、10所學校,檢查運輸車輛檔案5483臺、從業駕駛人臺賬6960人、重點部位88處,督導發現問題130件,已整改51件。
三、全面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嚴查各類交通違法
綜合運用定點盤查、精準打擊、常態管理、集中整治、異地調警、電警抓拍等手段,聚焦酒駕醉駕、“三超一疲勞”等嚴重違法及高發點位時段,持續保持嚴管高壓態勢。緊盯公交、出租、校車、客貨運輸、危化品運輸等重點車種,嚴管“三站一場”(火車站、客運車站、地鐵站和飛機場)、校園門前、醫院周邊、早市夜市、商業大街、農貿市場等密集區域。
在全市40處示范街路布設59處全天崗、129處高峰崗,嚴查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對查獲的外賣、快遞車輛一律通報轉遞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行動以來,查處公交、出租等營運車輛違法2.66萬件、校車違法318件,累計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違法8736件,轉遞行業車輛169臺。
四、創新拓展靜態治理模式,停車資源供給與秩序同步優化
通過停車調查、引導閑置泊位利用等措施緩解供需矛盾,與市房產局協作,試點“交警+房產+物業”模式,推動沈陽龍湖15個居住項目地下閑置泊位對外開放,累計盤活閑置泊位1892個。同時,對違法停車行為進行全面整治,對停車警情高發區域實行日報常態管理。針對“起多排、堵路口”等嚴重違法停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查處“起多排、堵路口”等嚴重違法停車7230件。
五、設施建設短板加速補齊,交通基礎支撐更加穩固
排查出南順城路、松山路等28條街路設施缺失問題,下發10件督辦單督促區政府完善。采用“實地+視頻”巡查在建涉路工程,發現并治理未批先建、超范圍施工、設施缺失等違規項目14項。協調市、區城建部門,結合街路更新工程及區級資金,完成和睦路、市府大路綜合治理,著力消除機非混行隱患。
六、宣傳教育矩陣全面構建,文明交通氛圍日益濃厚
聯合沈陽廣播電視臺、沈陽日報社,打造涵蓋電視、平面、網絡及短視頻的立體宣傳矩陣。建立“一三五”常態化曝光機制,每周一、三、五分類曝光酒駕醉駕、營運車輛超員超載等嚴重違法及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向全市用戶發送文明出行提示短信1300萬條。在全市開展“守法知禮 文明出行”交通安全巡回宣教活動79場。依托全市交警崗亭、主要路口和農村大喇叭播發《沈陽公安交警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利用全市主要街路戶外LED大屏幕滾動播發《守法知禮 文明出行》主題宣傳海報,營造濃厚的社會宣傳氛圍。
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祝永泉
介紹情況
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停車難、行車堵”已經成為沈陽的熱點民生問題,也是沈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點工作任務。結合我市“百日攻堅”行動,市城鄉建設局聚焦停車擴容供給、街路更新改造、共享單車服務監管等領域,堅持建管并舉,持續緩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停車與行車難題。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發布如下:
一、停車擴容供給工作
一是制定總體方案。牽頭編制并印發《沈陽市停車秩序管理三年行動方案及2025年行動計劃》,圍繞工程、管理、技術三大方面,開展15項重點行動。
二是計劃全年擴容公共泊位2萬個以上。今年以來,已累計擴容公共停車泊位1.37萬個,其中,新建公共停車場52處、泊位5748個;盤活公共停車場34處、泊位7928個。
三是限時開放72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停車場。利用單位夜間(18:30-次日7:30)、周末及小長假全天時間,將其專有停車場面向社會限時開放,泊位8517個,上述停車場均設置專用標牌及指引標識,便于周邊小區居民辨識使用。
四是限時開放13家公共建筑停車場。包括商業綜合體、商務辦公樓、學校、公交場站等建筑,采取包月、次卡等多種形式,面向社會限時開放,提供泊位3140個。
五是推進重點醫院停車擴容工作。圍繞盛京醫院(南湖院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在800米服務半徑內累計開放30家公共停車場,提供公共泊位3660個;同時,北部戰區總醫院立體停車場工程已處于收尾階段,建成后將新增泊位824個,進一步釋放醫院自身停車能力。
六是優化路內停車泊位設置。始終把市民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動、靜態交通運行,采取允停、臨停、禁停等方式優化道路泊位。
七是推進公共停車場項目“謀立推建”。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資金,拓展融資渠道建設停車場。
二、街路更新改造工作
為統籌利用道路空間緩解“停車難、行車堵”矛盾,市城鄉建設局出臺城市街路更新設計指南,按照“兩優先、兩分離、兩貫通”的建設理念,綜合考慮U型斷面內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綠化設施帶、人行道、地下管線、建筑前區、建筑立面等空間要素,開展街路更新工程。已累計實施90項街路更新工程,總長度190余公里,打造了青年大街、南京街、恒達路、文藝路、北站路、陵東街、陵園街等示范工程。今年以來,沈陽共啟動市府大路、東陵路、沈遼路等20項街路更新工程,總長度39公里,計劃9月底前全部建成。
三、共享單車服務監管工作
共享單車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覆蓋著我市“毛細血管”路段。沈陽堅持服務市民“最后一公里”,通過“總量控制、智慧賦能、共治共管、服務考核、動態調節”等舉措,持續提升單車服務水平與治理能力。
智慧化服務方面,沈陽共享單車信息服務平臺已開發至6.0版本;同時,上線“沈陽共享單車隨手拍”微信小程序,鼓勵市民隨時上傳車輛亂停放等問題。
設施建設方面,圍繞地鐵、車站、居民區等用車需求量較大區域,優化設置便民停放點位。
組織調度方面,加大運維力量,針對早、晚高峰易產生積淤的停放點位,實現30分鐘內處置反饋。
沈陽市限時開放72家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停車場
明細表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衛東
介紹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市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整體部署,沈陽市交通運輸局自6月28日開始對全市城市公交、道路客貨運輸、出租汽車、公路運營、交通執法等領域扎實開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下面,我將本次行動的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一、專項行動總體成效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以“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抓前端、治未病”,聚焦“人、車、企、管、路”五個關鍵,已對全市公交車輛、公交駕駛員完成全覆蓋檢查;檢測全市營運車輛2.7萬臺,培訓駕駛員150余場次,1.5萬人次;對全市干線公路1465公里進行了全面排查,對四環快速路全線124公里每日進行巡查;出租汽車行業以文明服務、文明行車為重點,全力打造城市流動名片;“兩客一危”運輸市場,將工作重心前移,從源頭上把好安全關。通過一系列整治行動,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城市公交領域
深入排查駕駛員、車輛、企業管理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立行立改。已對在崗公交駕駛員的“一人一檔”、營運公交車輛的“一車一檔”、公交線路的“一線一策”開展全覆蓋排查;與市公安局協同對各公交企業目前全部在崗的5719名駕駛員和從業人員開展背景審查。累計檢查車輛25651臺次,發現各類問題及一般隱患75處,均已完成整改。
(二)出租汽車領域
召開全市出租行業大會2次,印發出租行業相關文件6個,從7月開始要求平臺公司每月投訴量較上月下降10%,對投訴量未達標平臺公司視為不具備線下服務能力,采取約談、通報批評、暫停業務直至注銷其經營許可的措施。已分2個輪次對滴滴、花小豬、T3、小拉、曹操、首汽等七家網約車平臺進行約談和整改。
(三)道路運輸領域
強化客運站源頭管理,嚴格執行“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確保旅客乘車安全;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對長途客運、城鄉客運、旅游客運等客運市場存在的站外攬客、甩客、倒客、不按核定線路行駛等違規行為進行全面整治。
對全市危險貨物運輸企業、車輛和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梳理,建立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臺賬,實現對危險貨物運輸的全過程動態監管。累計檢查企業1199戶,檢查車輛2775臺,檢查從業人員4417人,排查一般隱患126個,全部完成整改。
(四)公路運營領域
聚焦"消隱患、保暢通、優服務"三大目標,排查全市公路路面、橋梁、沿線設施、急彎陡坡、臨水臨崖、事故多發等部位,按照“一處一策”原則,建立隱患臺賬,實行銷號管理。
截至目前,排查出各類隱患120處,其中,影響交叉路口安全問題44處,遮擋交通標志問題62處,一級公路中央分隔帶問題5處,橋梁及附屬設施問題9處,均已完成整改。
(五)交通執法領域
加大市場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和查處各類違規運營行為。嚴厲打擊線路黑車,黑網約車;嚴查出租汽車計價器作弊,索取高價,不使用計價器,拒載,強行并客,不按序營運等六類嚴重違規行為;依法查處超限運輸,百噸王等嚴重違法行為。累計查處非法營運車輛155臺,其他違規(含投訴)案件843件。巡查公路里程23082公里,檢測認定違法超限超載車輛80臺,其中百噸王20臺,卸載分裝貨物3341噸。
二、下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們將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強舉措,持續深入推進交通運輸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違法打擊力度。持續嚴厲打擊各類交通運輸違法違規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聚焦夜間、節假日等重點時段,在火車站、商業區、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實施排查,對非法營運、超限運輸等行為頂格處罰。
二是強化源頭管理,擰緊安全生產鏈條。督促交通運輸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組織全市客、貨、出租駕駛員分批次參加“安全大講堂”,增強模擬危險場景實訓,考核不合格者暫停上崗。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整治氛圍。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交通運輸安全法律法規和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的良好氛圍。
交通運輸部門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實推進交通運輸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我們堅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交通運輸安全攻堅戰。
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副局長袁斌介紹情況
沈陽全面啟動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市城管執法局精準施策、強化執法,聚焦城市管理領域影響交通暢通與安全的突出問題,重點開展了市政道路挖掘、占道經營、建筑垃圾運輸以及私設地樁地鎖、占綠停車等問題的專項整治工作。
在市政道路挖掘整治方面,重點針對在建市政工程圍擋設置、警示標識與施工安全等問題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了30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實行分片分區專人負責,現已檢查在建工程110余處,發現并整改問題51處,有效降低了因市政道路工程挖掘不規范而引發的交通事故風險。
在占道經營整治方面,重點針對學校、醫院、商圈、交通樞紐等人流、車流密集區域的占道經營行為進行清理,強化日間執法巡控力度,開展夜間延時執法,定期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通過“日常巡查+專項行動”相結合的方式,清理違規占道經營、出店經營、亂堆亂放等問題7700余處次,維護了順暢的道路通行空間。
在建筑垃圾運輸整治方面,加強施工現場源頭宣傳管控與路面執法聯動,“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已對237處在建施工現場開展了上門服務宣傳,從運輸源頭開始抓好管控;針對我市60余條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高頻通行路段,組織執法力量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檢查運輸車輛1200余臺次,有效防止了運輸車輛遺撒問題的發生,為行車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聯合執法整治方面,城管執法部門與交警部門密切配合,針對利用機動車占道經營,私設地樁地鎖霸占停車泊位,“以車代庫”長期占用道路空間,違規侵占綠地停車等問題開展常態化“2+2”聯合執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釋放了被私占的停車空間。近期,重點針對醫大一院、盛京醫院南湖及滑翔院區、北部戰區總醫院周邊開展了專項治理,有力提升了周邊市容與交通秩序。
下一步,市城管執法局將持續深化“百日攻堅”行動,重點從以下四方面推進工作:
一是嚴格市政道路挖掘管理。持續開展圍擋安全及警示標志設置專項檢查,實行市區兩級檢查和督辦機制,保證“發現問題有落實,整改問題有反饋”。同時,督促在建工程現場,全力推動建設速度,保質保量進行路面恢復,確保市政道路挖掘現場既符合施工需求,又保障交通通行安全。
二是推動占道經營長效管控。針對占道經營易反彈的特點,在重點區域和路段推行“定人、定崗、定時”的執法管控模式,加強執法宣傳,引導違規行為人自覺停止并改正違規行為,對多次違規、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罰,防止占道經營違規行為反復,維護暢通的道路通行空間。
三是強化建筑垃圾運輸行為監管。持續強化對全市在建施工現場的動態管控,開展常態化上門執法宣傳,建立管控臺賬,確保監管不遺漏;在加強運輸車輛高頻通行路段執法人力巡查的同時,積極應用信息化場景,通過科技手段提升對遺撒問題的發現能力,違規問題一經發現,嚴格依法,從嚴從快查處,全面遏制遺撒問題發生。
四是深化開展聯合執法。每周不間斷組織開展城管執法與交警“2+2”聯合執法行動,聚焦車流、人流密集的區域和路段,開展“三查三清”執法行動,嚴查并清理使用地樁地鎖等障礙物占用公共停車泊位行為,嚴查并清理“以車帶庫”長期停放占用道路空間行為,嚴查并清理占綠停車侵害綠地行為,確保停車泊位得以正常使用。
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關乎每一位市民的出行體驗與生命安全,市城管執法局將以“百日攻堅”行動為契機,始終保持高壓整治態勢,用更扎實的舉措、更嚴格的執法、更長效的管理,為全市營造暢通、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貢獻城管力量。
發布會上還回答了
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
問
請問,下一步,圍繞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市公安局還有哪些工作重點?
答
市公安局副局長李玉國: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擾序致堵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從嚴整治,針對交通堵點難點重點區域開展綜合治理,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動交通共管共治。
一是強化常態化執法管理。將持續針對酒后駕駛、超員超載、涉牌涉證、飆車炸街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同時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從嚴整治,全面規范道路交通秩序,為廣大市民出行打造安全道路交通環境。
二是強化重點區域整治。聚焦“三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公交地鐵站)、“三圈”(醫圈、校圈、商圈)、“三區”(公園景區、夜經濟區、連片居住區)等部位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動、靜態交通秩序綜合治理,以點帶面提升全市道路交通秩序。
三是強化宣傳和社會力量發動。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廣大市民的支持,我們將持續開展宣傳教育,依托新聞媒體和交通安全“七進”陣地,開展“線上宣傳+線下教育”的方式,持續提升市民的守法和安全意識。同時廣泛發動交通志愿者參與交通勸導活動。
問
請問我市在停車場盤活及建設方面,都有哪些重點舉措?
答
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祝永泉:一直以來,我市都堅持多措并舉擴容停車泊位,涵蓋存量盤活與增量建設工作。
一是利用城市儲備地塊、邊角余地建設地面停車場。二是利用公交場站地上空間建設立體停車樓,首批6處復合式停車樓已建成投入使用,提供公交車泊位340個、小汽車泊位4417個。三是利用公園與廣場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考慮城市核心區用地條件緊張,采取復合式建設形式,地下建設停車場,地面同步建成高品質公園廣場。四是鼓勵既有地面停車場“平改立”,通過減免土地價款、簡化審批手續、分類補貼等方式,推廣立體停車設備建設與使用。五是圍繞地鐵車站建設P+R停車場,方便市民停車換乘地鐵。六是持續推進辦公單位專有停車場對外開放工作,緩解周邊小區夜間停車矛盾。七是用足鼓勵政策,降低人防工程使用費,盤活閑置的地下人防泊位。
問
請問,在此次“百日攻堅”整治行動中,市交通運輸局在暑期運輸保障和優化服務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答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衛東:此次“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市交通運輸局緊密結合暑期和文旅熱點,聚焦“運得暢、服務優、體驗佳”目標,從運輸保障和服務優化兩方面打出組合拳,全力護航市民和游客出行。
一、運力跟著客流跑——熱門線路“公交化”
動態監測沈陽故宮、方特歡樂世界、棋盤山、植物園、關東影視城等熱門文旅景點,以及啤酒嘉年華、音樂節等大型活動客流,高峰時段公交168路等12條線路發車間隔平均縮短3—5分鐘。同時,結合暑期和各種文旅出行特點,合理開展延時服務,確保夜間出行順暢,推出“夜游沈陽”延時服務,今年夏季已組織50條途經崇山路、市府大路等連接城市大型居民區與商圈及旅游、休閑娛樂區域的公交線路進行延時運營,地鐵除3號線外,各線路末班車均運營至23:00,直接拉動周邊商圈客流增長。
二、景點串珠成鏈——文旅專線“一站達”
推出“景點串聯專線”和“活動接駁專線”,開通“中街方城-沈陽師范大學-沈陽怪坡”等景點串聯專線,串聯老城區文化地標與重點景區、景點,直達國家4A級景區沈陽怪坡風景區,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旅游線路和產品,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優化了城市旅游交通體系。隨著地鐵1號線東延線開通,為方便市民通過地鐵換乘公交直達棋盤山風景區,開通了1條旅游定制線路,該線路起點為植物園地鐵站交通樞紐,終點為沈陽森林動物園,能夠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景區接駁服務。
三、重大活動“定制化”——提前72小時鎖定需求
主動與活動主辦方緊密溝通,提前精準掌握活動的詳細日程、規模、人員流動高峰等信息。提前研判需求,科學制定運力儲備和動態調度方案,建立“活動主辦方-交通運輸局-運輸企業”三方協同機制,針對大型體育賽事、演唱會等萬人級活動,提前制定“地鐵延時+公交專線+應急運力”三級預案,累計出動出租、公交應急運力車輛1萬余臺次,疏散旅客達4萬人次,實現“活動結束客流清零”。
四、司機變身“城市導游”——服務培訓“場景化”
對公交司機、出租車司機開展“文旅知識+服務禮儀”培訓,要求司機熟悉熱門景點位置、活動時間,主動提供換乘建議,同時掌握醫療保健、緊急救助方面技能,讓交通服務成為文旅體驗的“加分項”。創新“車廂微課堂”,司機利用發車間隙學習“沈陽故宮三小時游路線”“老北市美食地圖”等15個文旅知識點。在重點景區,網紅打卡地安排出租汽車雷鋒車隊開展應急服務保障,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文明、舒適的出行體驗。
五、執法“天眼”護航——重點區域“零容忍”
加強對“三站一場”及重點區域的秩序管控,加大執法巡查力度,優化執法調度機制。聯合公安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拉客宰客、擾亂交通秩序等違法行為,維護良好的交通運輸市場環境,保障合法經營者和乘客的權益。在“三站一場”等交通樞紐布設“電子圍欄”,通過無人機等設備實時預警非法營運車輛,累計查處“黑車”155臺,其他違規(含投訴)案件843件, 推行“柔性執法”,對初次輕微違規行為采取“首違不罰”模式,引導司機參與秩序維護,實現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雙贏。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動態調整舉措,通過更高效的運輸保障和更暖心的服務,讓市民、游客的每一段出行都舒心、順心、開心,讓每一次抵達都成為城市魅力的開始。
問
目前,我市存在一些商戶和個人使用地樁地鎖以及其它物品占用停車泊位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市城管執法局是如何解決的?
答
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袁斌:感謝您對城管執法工作的關注支持,下面我針對私設地樁地鎖整治工作介紹一下有關情況。在醫院、商業街、學校等一些重要場所周邊,私設地樁地鎖或使用其它雜物占用停車泊位現象較為突出,個別商家、個人為自身方便和利益,使用地樁地鎖等物品,將公共停車泊位據為己有。今年以來,城管執法部門已接到大量此類問題的投訴,這種行為不僅侵占了公共資源,影響了市容秩序環境,導致真正有停車需求的市民無處停車,也影響了道路的正常通行秩序,還對行人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積極開展上門宣傳,組織執法力量對沿街商戶、單位開展上門執法宣傳,講解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私設地樁地鎖屬于違法行為,提示存在的安全隱患;二是加強日常清理,要求執法隊員在開展日常執法巡查的過程中,加強對私設地樁地鎖問題的整治力度,一經發現,立即組織清理;三是開展聯合執法,密切與交警部門配合,圍繞車流、人流集中的重點路段、區域,積極開展“2+2”聯合執法,兩部門合力清理私設地樁地鎖問題,“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已清理此類行為1300余起;四是暢通投訴渠道,我們在“沈陽數字城管”微信小程序中專門開辟了“地樁地鎖”的投訴渠道,市民朋友們可以通過小程序中“市民找茬、城管聽勸”欄目,在問題類型中選擇“地錐地鎖”,對您身邊的此類問題進行投訴。
下一步,城管執法部門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百日攻堅”行動工作部署,積極聯合交警部門,加強對私設地樁地鎖或使用其它雜物占用停車泊位問題的清理整治,維護公共停車泊位的正常使用,消除交通安全隱患。也歡迎廣大市民朋友,積極使用我們的“沈陽數字城管”微信小程序,向我們反饋此類問題,與我們共同推進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提升。
來源:沈陽發布公眾號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王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