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兩名未成年少女涉謀殺23歲男子被羈押候審》
德國圖林根州檢方7月16日發布消息稱,兩名分別為15歲和16歲的少女因涉嫌謀殺被羈押候審。她們涉嫌參與一起發生在采拉-梅利斯(Zella-Mehlis)的命案。6月23日,警方在當地一條溪流中發現了一名23歲男子的尸體。尸檢確認死者遭到他殺。
此前,兩名19歲的男子已因涉嫌同一案件被逮捕,自上周起警方被拘留。目前案件仍在調查階段。由于兩名涉案少女尚屬未成年人,檢方未透露更多案情細節,以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和調查進程。
《二氧化碳交易權政策效果顯著》
根據德國聯邦環境署(UBA)的數據,自20年前歐洲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以來,參與交易的工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一半左右。根據聯邦環境署德國排放交易局的數據,整個歐洲的排放量下降了51%,德國下降了約47%。排污權交易已成為 “氣候保護的核心手段”,聯邦環境署署長德克·梅斯納(Dirk Messner)解釋說,“去年約185億歐元的收益構成了德國政府氣候與轉型基金的主要融資支柱”。根據政策,工廠若想排放污染物就必須提供其溫室氣體排放權證書。派發證書的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除德國和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外,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也參與了歐洲體系。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軍方目標,德魯茲地區暴力沖突已致約250人死亡》
德新社16日消息,以色列軍方對敘利亞軍事設施發動空襲,目標為敘利亞總參謀部總部入口。總部位于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以色列戰機對該區域實施了兩次打擊,造成至少兩人受傷。
以色列方面表示,此次行動是對敘利亞南部暴力事件的回應。以軍指出,德魯茲人作為阿拉伯少數族裔,有不少人自愿在以色列軍隊服役,因此該群體被以色列視作盟友。
近期,敘利亞南部地區爆發激烈沖突,遜尼派貝都因人與德魯茲族人之間的暴力對抗不斷升級,已造成多人死亡。為控制局勢,敘利亞政府軍進入相關區域。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德魯茲平民在沖突中遭到政府軍及其盟友武裝的處決。自本周日以來,沖突已造成約250人死亡。
《英媒體披露重大數據泄露事件》
《世界報》16日報道,英國媒體日前公布一則重磅消息,近2萬名申請庇護的阿富汗人,因數據泄露被英國政府重新安置。2022年,一名英國官員在塔利班上臺后意外泄露相關文件數據,1.9萬名曾為英政府工作的地方雇員及家屬被公開姓名及聯系方式。英國國防大臣稱,“這一嚴重錯誤將人命置于危險境地”。隨即,英國上屆政府下令重新安置,并嚴令新聞媒體禁止報道相關新聞,這也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消息封鎖事件,也是英政府首次對媒體采取嚴格管控。目前,已有4500人陸續抵達英國接受庇護安置。
《俄羅斯對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毫不在意》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對俄羅斯發出最后通牒:如果在未來50天內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征收關稅。此外,他還宣布將向基輔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
似乎是作為威脅的回應,俄羅斯繼續對烏克蘭城市發動猛烈攻擊。除了哈爾科夫地區以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克里維里赫遭受重創。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指出,特朗普動員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領土的打擊力度。據報道,他曾詢問澤連斯基,如果烏克蘭獲得遠程彈道導彈,能否打擊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特朗普15日對輿論進行回應,稱不打算提供遠程彈道導彈,并強調,烏克蘭不應該將莫斯科作為打擊目標。
(歐洲時報德國版編譯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