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
進入暑期,中小學生的“主場”從學校轉至家庭和社會,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現實課題。近日,抖音在武漢啟動“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專項行動,多部門攜手抖音直播建立聯動機制,強化直播場景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抖音直播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舉措及成果,表示將持續擴大“線上+線下”聯動治理機制范圍,加大投入提升模型識別能力,合力筑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網。
未成年人是“數字原住民”,注定了離不開互聯網。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保障未成年人知網用網合法權益,是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到直播場景下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規定,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網絡直播發布者真實身份信息動態核驗機制,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規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用戶提供網絡直播發布服務,等等。
加強直播場景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需要相關主體依法依規履職盡責,各方責任一個都不能少。平臺方面,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賦予的管理職能和治理責任,盡最大努力防范、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發生,并不斷優化、完善與其他主體的聯動協作,嚴厲打擊各種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違法行為。
據介紹,抖音直播嚴格執行相關法律規定,禁止主播誘導未成年人打賞消費,且明確禁止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開播,需征得其父母或監護人書面同意。抖音直播日均最高攔截未成年人打賞消費40萬次,今年以來共有1.5萬個賬號因涉未成年人打賞被暫停充值、消費功能,已回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直播權限8441個;因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372個賬號被無限期回收直播權限。同期,抖音直播幫助4.2萬個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賞退款,并將持續簡化未成年人退款流程,對符合退款要求的家庭更快予以退款。
家庭保護方面,目前存在一些復雜的問題和矛盾,如有的孩子用家長的賬號直播或出鏡;有的家長想把孩子當成“搖錢樹”,用自己的賬號安排孩子直播或出鏡;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網絡直播亂象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傷害,默許孩子打賞或繞過平臺規則,甚至仿冒未成年人惡意申請退費……鑒于此,家長應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賦予的監護治理職責,不斷提高包括孩子在內的家庭成員的網絡素養,提高直播場景下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認識和能力。抖音直播相關負責人建議,家長在孩子使用手機時,應開啟、用好未成年人模式,這樣孩子就無法充值、打賞消費和提現。
同時,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司法機關應筑牢法律堤壩,細化責任邊界,健全直播場景下未成年人保護聯動機制,實現信息互通、風險共防、問題速處。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網絡素養教育,將之納入日常教育教學體系,幫助學生識別網絡風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理性參與網絡直播的良好用網習慣。
就此而言,抖音“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專項行動的更大價值,正在于推動建立直播場景下未成年人保護的常態機制和長效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