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老吳前幾日地里遇仨花臉“吃貨”,啃斷好幾壟玉米稈。這玩意兒像獾又不全像,臉上黑白花紋顯眼,老吳吆喝著攆走卻不敢下重手。
有人認出是狗獾,列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老吳犯難了:護獸還是保莊稼?狗獾每只四五十斤,眼下正囤冬糧,雜食性強,啃玉米挖紅薯花生都利索。
這幾年生態好,狗獾多了,不少農戶地里常遭它們“光顧”,敲鑼趕跑又回。網友紛紛支招:地頭掛反光條、舊衣服扎成人形,說能嚇唬這些“吃貨”。還有人提議用筐子慢慢罩住搬到樹林,既不傷獸也不想讓莊稼白喂。
林業局解釋狗獾前爪利,翻土算松地,可農民指著莊稼吃飯,被啃光哪行?有些地方試超聲波或涂怪味劑驅趕,就是成本高,小農戶有點舍不得。老吳最近多在地頭溜達,晚上拿手電筒晃,狗獾見光縮回去,麻煩但管用。
聽說有大學搞試驗,發含天然辣椒素的驅獸藥包,噴地邊能趕動物,效果待看。
傳統法子比如插稻草人,剛開始有用,后來狗獾竟學會繞著走,得想新招。
農民有看云識天氣等土辦法,對付狗獾也得結合科學,摸索合適法子。我個人覺得,保護動物重要,農民收成也不能忽視,得找個平衡道。現在不少農戶發愁:既不能傷了保護動物,又不想眼睜睜看莊稼被啃。
這事兒還沒徹底解決,大伙兒都在盼更靠譜的辦法,別讓人和獸總“搶地盤”。
未來幾天狗獾活動可能更頻繁,家里有玉米地的老鄉得多留意。靠近樹林的地塊多去轉轉,發現狗獾別硬來,先保證自身和動物安全。要是拿不準咋處理,趕緊聯系當地林業部門,他們能給專業建議。
記住別自己貿然驅趕,尤其別用傷獸的法子,咱得在保護和止損間找巧勁。希望新的驅獸辦法早點推廣,讓老鄉們既能護好生態,也守好自家收成。種地不容易,人和自然和諧共處,還得靠咱多琢磨、多嘗試合適的招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