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雞泛濫成災,為何很少有人吃?當地農民直言:“別說吃了,我們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野雞到處都是,但唯獨東北野雞火遍全中國,因為那一道“野雞燉蘑菇”,當真是在全中國都出了名,東北人少,但從東北出來的人可不少,從海南到新疆再到上海,都有東北人的存在,那一道野雞燉蘑菇也流傳在中國各地,成為一道名菜。
不少人驅車來到東北,就是想體驗一下野雞燉蘑菇,一來到東北果然名不虛傳,走在農村的小路上,這野雞真的是一點不避人,大馬路上發呆的,地里刨食的,飛躍在半空中的,剛停下,周邊稀稀拉拉的被驚起一大群野雞,原來在這樹林里,還藏著不少動物。
可奇怪的是,有這么多的野雞,東北人卻熟視無睹,甚至走到飯店里面,也找不到“野雞燉蘑菇”,難道東北人是騙人的,東北根本沒有野雞燉蘑菇,就跟中國沒有左宗棠雞一樣?
這東北人還真沒騙人,東北確實有這道菜,但那都是至少20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沒人敢對小小的野雞動手,因為伸手必被抓。
早些年,野雞那可真是人間美味,不是因為這野雞的肉有多么香,也不是因為這野雞有什么營養,而是因為它便宜。
別看野雞現在是保護動物,但當年野雞就跟山里的老鼠一樣,一窩又一窩,撒上一把米,就排著隊被抓,被抓也不反抗,呆呆傻傻的。
野雞肉現在的人估計很難接受,現在的雞都是在各大品種中廝殺出來的優質品種雞,野雞它的肉比較干澀,韌性較強,吃起來沒什么味道,就跟啃骨頭一樣,相比它的肉,它的尾羽更讓人喜歡,絢麗、修長,纏在頭上就能當孫悟空。
唯一的優點就是入味,但在過去那個年代,有的肉吃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所謂的野雞燉蘑菇為什么出名,就是因為這些食材都是天生地養的,不用自己喂養,也不用自己買食材,蘑菇東北大森林里遍地都是,野雞麥田里到處都是。
想要知道哪里有野雞,隨便嚎上一嗓子就知道了, 順帶著還能掏幾個野雞蛋,雖然比較小,但好歹能吃,在那個時期,野雞能成為不少東北人的回憶也就很正常了。
但隨著吃野雞的人越來越多,后來的人們也不注重保護,適合野雞生活的環境也開始消失,野雞的數量慢慢下降,這不單是東北的問題,更是全國性的問題。
野雞雖小但作用不小,下能吃害蟲,上能給其他動物飽腹,要是真消失了,恐怕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打擊,最終變成了保護動物,根據品種的不同,有雉雞科和原雞科,東北野雞大多是雉雞科。
這種雞的特點就是尾巴短,長得比較敦實,飛不長久,呆呆傻傻的,周圍遇到些什么動靜也不會躲避。
由于國家的妥善治理,野雞的穩步增長,但由于人們工業化的發展,原本的動物棲息地漸漸縮小,野雞被動物吃掉的少了,在人類聚集地也不怎么怕人,行事作風就更加肆無忌憚。
當著人的眼皮子地下啃糧食,大中午的求偶嚎叫,給當地人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當地人也沒什么辦法,野雞是保護動物,他們能做的也只有驅趕,至于對野雞下手,他們是沒這個心思了,一塊田地里不知道有多少野雞,要是光靠他們驅趕,恐怕猴年馬月也抓不過來。
為了解決野雞的麻煩,老一代人有用錄音機播放聲音的,也有用稻草人嚇唬人的,但這些野雞可不怕人,直接蹲在稻草人的頭上四處張望,其實不光是野雞,還有野豬,在過去幾十年時間里,這兩種動物都相當泛濫。
對此,林業局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都沒取得比較好的成效,野雞雖然笨,但領地性還比較強,不管怎樣去干,到最后還會回來,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放任他們的存在。
信息來源:野雞是國家保護動物嗎?抓野雞犯法嗎?為什么要保護野雞?——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