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4日,WTT美國大滿貫?zāi)袉螞Q賽落幕,張本智和0:4慘敗王楚欽,吞下對其八連敗的苦果。
這場比賽的劇本,一開始就寫好了結(jié)局。
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不是比分,而是賽后的轉(zhuǎn)折。
原本以為會迎來鋪天蓋地的批評,結(jié)果,張本智和居然靠一篇社交動態(tài),完成了職業(yè)生涯最戲劇性的“口碑逆轉(zhuǎn)”。
一瞬間,從“又輸了”變成了“他真挺讓人佩服的”。
他到底說了什么?這波逆轉(zhuǎn),憑的又是什么?
01
一邊倒的比賽,一邊倒的交手紀(jì)錄
從交手數(shù)據(jù)來看,王楚欽對張本智和簡直就是“天克”。
2018年至今,兩人共交手14次,張本只贏過兩次,而且那兩次還都是五局三勝制,含金量有限。
而這場大滿貫決賽,是個徹頭徹尾的4:0,甚至連懸念都沒有制造一點。
第一局,張本領(lǐng)先后,王楚欽連得9分——是的,9分!直接打出11:2的比分。
王楚欽在局點時那記擰拉直線得分,可以說是本年度最精彩的進攻之一,技術(shù)+膽識雙滿分。
而更扎心的是,張本自己也明白差距在哪。賽前接受采訪時,他就說了:
“我都記不清輸了他幾次,想贏下一局都太難了。”
聽得出,這話不是抱怨,而是帶點無奈和清醒的苦澀。
這就注定了——張本輸,大家并不意外;但他輸完之后的表現(xiàn),卻讓所有人意外。
02
張本的逆轉(zhuǎn),不在球場,而在態(tài)度。
比賽結(jié)束沒多久,他在社交媒體發(fā)了一段話:
“以往我最好成績是八強,這次進了決賽,雖然最后輸了,但真的很充實。雖然有差距,但我會繼續(xù)努力變得更強。”
沒有矯情,沒有抱怨,沒有虛詞套話。
就是這么幾句實在話,卻贏來了全網(wǎng)好評。
一是他不逃避:
對“八強魔咒”的承認,讓人想起他之前多次“止步八強”的經(jīng)歷——
去年德班世乒賽輸梁靖崑、世界杯輸雨果,都是卡在這道門檻上。
這次終于突破,哪怕是被王楚欽“教育”,也是一次進步。
二是他懂得肯定自己:
他用了“充實”這個詞,也用了“感受到差距”,這兩個情緒看似矛盾,其實恰好是頂尖運動員應(yīng)該有的樣子——
知道差在哪,但也知道自己在路上。
三是他心態(tài)更松了:
“跟著感覺打”,聽起來很輕,但對一個長期背著“日本乒壇希望”壓力的選手來說,是一種解放。
這不只是一次失敗后的“公關(guān)話術(shù)”,而是真誠的自我檢討與調(diào)整。
一句話,他沒贏比賽,但贏了自己。
03
當(dāng)然,輸球不是一次態(tài)度就能洗白的。
張本一直以來的問題,不只是在于“打不過王楚欽”,而在于他的成長路徑,注定要走得比別人辛苦。
簡單講,他是“單兵作戰(zhàn)”的典型——
從小接受家庭訓(xùn)練,靠天賦起家。
但乒乓球到了頂級階段,拼的是體系。
中國隊背后有戰(zhàn)術(shù)小組、心理教練、體能師、陪練、錄像分析,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人盯著改進。
而張本,一個人要解決所有問題。
沒有體系,沒有團隊氛圍,更沒有人幫他找漏洞。
王楚欽不是他的克星,而是整個“體系壓制個體”的縮影。
打法上,王楚欽越來越系統(tǒng),張本還在靠爆發(fā)和速度硬剛;
節(jié)奏上,王楚欽能快能慢,張本只會一股腦往前沖;
關(guān)鍵分上,王楚欽擰拉、劈長、調(diào)節(jié)變線都有章法,張本容易焦躁。
再拖下去,這種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04
他不是囂張,是“早熟的倔強”
曾經(jīng),很多人不喜歡張本,覺得他得分后仰天長嘯,太狂了。
但這些年,越來越多球迷發(fā)現(xiàn)——那種吼,其實是一種自我激勵方式。
一個13歲就在世界賽場出頭的孩子,太早扛上了“希望”的壓力。
他既要代表日本乒乓重塑榮光,又要面對中國球迷對“華裔選手”的復(fù)雜情緒。
背負太多,又沒后臺支撐,他只能靠吶喊撐起信心。
所以你會看到,他從不亂發(fā)言,也不甩鍋。巴黎奧運遭遇重大滑鐵盧,混雙首輪出局、單打被樊振東逆轉(zhuǎn)、男團輸法國無緣獎牌,外界批成一片,但他沒有躲,反而反復(fù)復(fù)盤自己的問題。
T聯(lián)賽決賽,他自己打出“1分大空砍”,看著對手捧杯。他沉默著離開,轉(zhuǎn)頭又投入訓(xùn)練。
有人說:“張本從不賣慘。”
對,他不賣慘。他只說一句話:
“我還不夠強。”
05
哪怕0:4,也沒一句怨言
這次輸給王楚欽,賽后張本的第一反應(yīng)是:
“王楚欽狀態(tài)真的很好,我必須學(xué)習(xí)。”
沒有任何不甘、也沒有說運氣不好。哪怕王楚欽有幾次擦邊球,他也從不抱怨。
甚至當(dāng)記者拋出“樊振東沒打,這場勝負有沒有別的意味”時,他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
“王楚欽雖然是世界第二,但在這場比賽,他就是世界第一。”
你很難不佩服——這孩子,是真正懂得尊重對手。
他贏馬龍時說:“這是我一生的榮幸。”輸王楚欽時說:“我還要學(xué)習(xí)。”
那種不卑不亢、格局清醒,才是大家對他好感持續(xù)回升的底層邏輯。
06
不被打垮,就總有希望
張本這兩年跌得挺狠的,巴黎奧運、世乒賽、T聯(lián)賽,一場比一場難看。
可你發(fā)現(xiàn)沒有?他始終沒有退縮。
哪怕是最慘的巴黎奧運,他在第一時間發(fā)長文總結(jié),說自己必須更強,不然沒資格和中國選手抗衡。
這次大滿貫,也是一樣。他又輸了,又被打懵了,可他依然發(fā)文說:
“我會好好分析收獲和問題,并努力變得更強大。”
這不就是運動員最打動人的地方嗎?
不是永遠贏,而是永遠不服輸。
結(jié)語
張本智和的“逆襲”,才剛剛開始
這次美國大滿貫,他0:4敗下陣來,卻靠一篇簡簡單單的社媒動態(tài),讓無數(shù)網(wǎng)友改變了看法。
不是因為他打得多驚艷,而是因為他終于把“輸”的意義說清楚了。
這就是成長。
比輸贏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
T聯(lián)賽、橫濱冠軍賽都在眼前,誰知道他會不會下一次爆冷,把“克星”反過來?
畢竟,能輸?shù)闷鸬娜耍沧钣邢MA回來。
您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