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中原大地烽煙四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據河北帶甲十萬,袁術在淮南僭號自娛,三足鼎立之勢初顯。此時的呂布,憑一桿方天畫戟縱橫天下,卻總似無根飄蓬。
這亂世棋局中,陳宮恰似那枚能為呂布定盤的棋子。此人原是兗州士族領袖,當年曹操屠戮邊讓等名士,陳宮怒而反曹,轉頭迎呂布入兗。他看中的,正是呂布那冠絕天下的武勇。
陳宮的智計,在初迎呂布時便顯露鋒芒。他深知兗州乃四戰之地,卻也是問鼎中原的根基。故勸呂布趁曹操東征徐州之際,襲取兗州。短短一月間,兗州郡縣大半響應,只剩鄄城等三城未下。
此時的呂布若肯依陳宮之策,安撫士族,整頓軍備,兗州便可成為基業。可他偏要縱兵劫掠,引得當地豪強怨聲載道。陳宮數次進言,說 “民心即兵甲”,呂布卻只當耳旁風。
建安三年,呂布屯兵下邳,曹操大軍壓境。陳宮獻策:“分兵屯于城外,成犄角之勢,曹軍糧盡自退。” 這本是破局良策,呂布卻因妻子一句 “陳宮曾事曹操,不可信” 而遲疑。
錯失此計,下邳城破只在旦夕。城樓上,陳宮望著城外曹軍的聯營,長嘆一聲。他想起初隨呂布時,曾信此人能成大事。那時呂布轅門射戟,解劉備之困,何等英武,怎就成了今日這般模樣?
若呂布肯聽陳宮之言,兗州之時便該有所不同。陳宮與張邈等士族交好,若呂布能推心置腹,讓陳宮主持內政,自己專司征伐,兗州的糧秣、兵源自會源源不斷。
待兗州穩固,便可南取徐州。陳宮早看出劉備雖暫附呂布,卻非久居人下之輩。他定會勸呂布 “厚待劉備,共拒曹操”,而非奪其徐州,結下死仇。如此,徐兗相連,聲勢自壯。
彼時袁紹與曹操在河北對峙,正是呂布發展的良機。陳宮會建議 “聯劉表以制袁術,通公孫瓚以擾袁紹”,讓中原諸強不敢輕舉妄動。
呂布的武勇本是絕世利器,陳宮的智計便是那護手與槍纓。若二者相融,呂布沖鋒陷陣時,自有陳宮為他穩固后方、籌謀進退。這般組合,曹操未必能輕易吞并。
再看曹操,其勢雖強,卻也有后顧之憂。袁紹在北,孫策在南,若呂布在兗徐一帶崛起,曹操必不敢全力北向。如此一來,中原便成四足鼎立之局,呂布自可位列其中。
袁術雖僭號,卻失盡人心;袁紹外寬內忌,難成大事。呂布若能在陳宮輔佐下收攬民心,整軍經武,未必不能后來居上。畢竟亂世之中,能戰者易得,善謀者難求。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下邳城破之日,陳宮昂首赴死,呂布屈膝求饒。那桿曾令諸侯膽寒的方天畫戟,終究沒能撐起一片基業。
試想,若呂布肯放下那點剛愎自用,對陳宮多幾分信任,中原或可進入更多不確定性。一個以勇冠三軍為鋒,以深謀遠慮為盾的勢力,足以在曹袁之間撕開一道裂口,成為那攪動風云的第四極。
這般可能,藏在歷史的褶皺里,被陳宮的鮮血與呂布的悔恨層層覆蓋。卻也讓后世讀史者,忍不住為這對本可成就大業的君臣,扼腕嘆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