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毛姆曾說:“人性是多么矛盾,不知道真摯的情感中會有多少矯揉造作,高貴優雅中會有多少卑劣低賤,也不知道罪孽中會有多少良善仁慈。”
生活遲早會用慘痛的現實告訴你: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否則可能釀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我們常將“真”與“假”劃得分明,如同涇渭分明兩河水。可這世間哪有純粹的“真”?
那動情時刻,多少是心弦震顫的自然流露,多少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扮演著一個被內心認可、被他人期許的角色?
真情的湖面下,常浮沉著“應該如此”的矯飾碎片,那便是我們內心戲臺悄然布下的景片。
高貴與優雅,常是世人目光的焦點。可這光芒照不到的地方呢?
高貴的門楣下,未必沒有算計的陰風穿堂;優雅的儀態里,也可能藏著刻薄的毒刺。
我們常把“高尚”做成一件華麗外袍,卻忘了照照鏡子,看看那袍子底下是否還裹著凡俗甚至卑劣的暗影。
罪孽與良善,更是一對最令人困惑的孿生子。行惡之人,心底未必沒有一絲惻隱如微光閃爍;而善舉之中,又怎敢說全無私心雜念如塵埃漂浮?
那深重的惡行里,或許藏著一種扭曲的“為你好”的執念;那純粹的善舉,也未必能完全擺脫一絲求得內心安穩或他人嘉許的念頭。
這并非為惡辯護,只是提醒我們,人心幽微,遠非簡單標簽所能概括。
我們常樂于做自己靈魂的“粉刷匠”,精心描繪著理想中的“我”,卻怯于直面底色中那些不協調的斑駁痕跡。
我們總以為“我”是一個凝固的實體,卻忘了這“我”是流動的河水,在每一刻的抉擇中不斷生成著、變化著、矛盾著。
我們以為看透了他人,卻對自己靈魂深處的混沌最是陌生。
這矛盾不是病態,恰是人性最本然的呼吸。若人性只是一泓澄澈見底的清水,那生命便失去了曲折的深度與探尋的興味。
正是這明暗交織、善惡同源,構成心靈難以窮盡的風景。
最深的體面,有時不過是內心卑劣披上的風雅外衣;而真正的慈悲,卻常常在罪孽的深淵里掙扎著發出微光。
面對這般復雜,出路何在?不是徒勞地追求剝離雜質成為“純粹”的圣徒,亦非放任自流,沉淪于混沌。
出路在于“看見”——以最大的誠實,照見自身那光怪陸離的全部真相。
看清優雅姿態下可能潛藏的卑劣暗流,也敢于承認罪孽深淵里未曾徹底泯滅的良善微光。
唯有此等清醒,方能在矛盾中尋得平衡,于混沌中覓得自持的錨點。
人性深處的矛盾,不是需要鏟除的荊棘,而是我們得以理解自身與他人的幽深通道。
當我們不再急于審判,學會容納這光與影的共存,靈魂才真正獲得了在矛盾中穿行的自由與深沉。
人之一生,不過是在矛盾中尋路。不必驚慌于自身的復雜,亦不必苛責他人的混沌。接納這矛盾,就是接納生命本身給予我們的全部重量與可能。
在看清那交織的明暗之后,我們或許更能以一種溫厚的悲憫,行于世間——既寬宥他人,也安頓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