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古人寫的一篇故事,大概內容是,新蓋樓房落成儀式上,到賀的賓客看見一個小丫鬟跨坐在大梁上,用臍下三寸“不潔之物”玷污了神圣的“架海紫金梁”。這還了得,賓客紛紛喝罵。然而小丫鬟拍手說道,帝王將相皆從此出,哪里骯臟?
我想,這位古人大概想不到,幾百年后的今天,這臍下三寸除了帝王將相,居然還出了“國格”。
不僅有國格,而且還有升格咧。你想,這位李某蒔倘若與本國男運動,她的器官自然平平無奇、無人關注;而一旦換成了外國男,那器官立刻就升為“國門”,而且“國門洞開”。
我想,這事兒是一樣的事兒,只是攻城部隊的國別不同,這門就突然高級了。這事兒,邏輯上不通吧,但這并不影響看客們咬牙切齒、上綱上線。
他們的憤怒是無怪的,畢竟咱們國人,歷來有口頭保護自家母親、奶奶、姐妹、老婆的習慣,他人倘若只是罵及而尚未入手,也一樣會暴跳如雷;何況現(xiàn)在不只是罵,而是實干了,而且是外國人。這下,家仇變成了國恨。閱歷豐富、視野開闊的人一定有一個常識,即這種執(zhí)念大概全球僅我們獨一份——那些如泰國、越南、法國、巴西、美國等對外“友好和睦”的國家,必然不會爆發(fā)這種憤怒。
于是乎,讓人有了一種錯覺,即李某蒔的被攻破,等同于這些憤怒看客的臉面的被攻破,一想到那物件現(xiàn)在變成了眾多人的臉,就覺得好笑。
自然,有人要說,那“外國部隊”事后在社交媒體展示“戰(zhàn)果”時,調侃中國女人“容易上手”,這太讓人憤怒了,因為這傷害了他們的情感。
這就更讓人看不懂了,因為這句話最開始、最直接傷害的,是當事人李某蒔本人。而她的被傷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國籍——如果她背后的祖國,是美國、英國、瑞典、法國這等國際聲譽高的國家,她本人應該不容易被外賓罵為“賤”。
我們順順邏輯:大多數(shù)國家都有人涉外婚姻或者涉外性生活,涉及者自然是無辜的,而有某幾個國家的這些涉外活動,使得涉及者背上了罪孽和罵名,那么請問,這份罪孽和罵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嗎?
所以,我認為,如果要補償,那一定不是李某蒔補償我們,而應該是我們補償她;我們也不應該用一把放大鏡,跑到這個逼仄的地方探究國格。
一定有人還要爭辯,說李某蒔傷害了民族自豪感,傷害了國家認同。這個觀點我不認同。我想說,你認同一個民族或國家,你愛它,是給它一個面子,是給它一個機會,而不是它給你臉,況且有時它的臉也不大。但是在這群憤怒的看客眼中,李某蒔一定要從出生到去世,必須維護自豪感和認同感,我想這就是一種綁架,仿佛每一個嬰兒,在出生之前,就背上了沉甸甸的債,這合理么?
再回到國格。啥時候國格這高貴物件,不再受“臍下三寸”維護了,那才算真正立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