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有網友曬視頻稱在西湖夜游時偶遇騎車的馬云,引發關注。
視頻中,網友認出了騎車的馬云,激動到語無倫次地向他打招呼:“是馬老師嗎?”馬老師則回頭微笑著和網友打招呼,并回復“很涼快”。
馬云還提醒網友注意安全。視頻發布后,有網友回憶起馬老師年輕時的一段往事:“在西湖邊騎車還見義勇為抓過正在偷窨井蓋的小偷”。有人曬出了馬老師同款自行車,還有網友回憶起少年馬云在西湖邊免費當導游的日子。
網友發布偶遇馬云的視頻截圖
有網友在留言區提到,“西湖邊有六公園英語角,是夢開始的地方。”杭州西湖邊“六公園英語角”曾是杭州最大的市民英語角,也是青年馬云交朋友、看世界的起點。
評論區還有有網友曬出馬云同款折疊自行車,品牌為BROMPTON,售價1.85萬元。
馬云同款折疊自行車,品牌為BROMPTON,售價1.85萬元
馬云近期已多次現身杭州
今年5月9日,馬云現身阿里總部“創業公寓”湖畔小屋,現場鼓勵員工堅持創業精神,持續創新。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也在現場。
湖畔小屋是剛剛于阿里全球總部亮相的一座復刻版“創業公寓”,它等比例復刻了1999年馬云和創始團隊開啟創業的湖畔花園16幢1單元202室,阿里員工稱它為“湖畔小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2024年底至今,馬云已多次在杭州露面。去年12月8日,馬云亮相螞蟻園區,并在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二十周年活動現場致辭,著重提及了對于AI的思考。
2025年2月11日,馬云現身阿里杭州園區。據消息人士透露,馬云前往了阿里園區A區1號樓閑魚工位。
2025年4月10日,阿里云新財年啟動會在杭州云谷園區舉行,馬云到場發表演講。他表示,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科技人員的責任,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服務人類。
延伸閱讀
6月11日,界面新聞獲悉,近日釘釘產研負責人元安(花名)離職時在阿里內網發表了近萬字長文,談及阿里的發展歷程、現存問題及相關建議。阿里創始人馬云對該帖作了回復。
元安提到,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愿景是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自己當初也是受這一使命感召加入阿里。“那時候被尊重不是因為阿里人收入高,更多的是阿里人很善良,我們的產品幫助了很多人。”
但他十五年走下來,發現外部社會輿論和阿里內部員工心態,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已經失去了以前那種要為社會帶來美好改變的夢想。“我們談論的是KPI,是工資,股票,房子,我們把客戶和用戶當流量當數據,看我們的是怎樣運營數據,怎樣收割客戶。”
阿里離職員工發萬字長文 資料圖
在他看來,阿里往昔的輝煌得益于時代機遇、馬云的戰略眼光、價值觀的凝聚以及良好的制度保障。然而,自2017年起,他察覺到阿里開始出現疲態。
隨著互聯網整體增長的放緩,阿里的外部競爭力在衰退,內部管理積弊。元安認為,阿里的外部收購多數失敗,例如口碑、餓了么、優酷、Lazada等收購業務均未達預期,僅高德、UC尚且成功,核心問題在于 “重運營數據、輕長期服務”,缺乏耐心打磨產品。
內部創新乏力,除電商衍生業務(如阿里云、閑魚)外,獨立創新業務少,釘釘、夸克為少數成功案例,錯失多個市場機會。
此外,元安還總結了阿里在人、財、事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人才方面,過度迷信外部新秀行業或公司的人才,導致新人缺乏 “阿里味”,內部惡性績效競爭激烈,激勵制度失效,員工合作成本大幅提高,真正踏實做事的人越來越少。
財的方面,員工級別通脹嚴重,一方面是輸入型通脹,另一方面是內在通脹,很多人論資排輩,機會越來越少,但人要留住,只能放水晉升。不僅如此,獎懲也不明,績效打分與薪資直接掛鉤,但績效不公開,導致主管有較大操作空間。這類問題進而導致期權回購機制失效,員工缺乏長期投入動力,“干多干少一個樣”。
公司層面則存在戰略不清晰、追求面面俱到、運營數據營造虛假繁榮以及官僚主義泛濫等情況。官僚主義還帶來一個副作用,即各種匯報,需要花很多時間整理信息,真到了決策卻往往猶豫不決,不了了之。
至于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元安認為是“從制度失靈到價值觀喪失,到戰略不明,再到眼里只有KPI沒使命感。”“我們仍舊是個大公司,但我們變得平庸。”元安說。
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包括重新加強文化建設,著重強調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戰略清晰、激情敬業等價值觀。同時,重整HR體系、改革管理體制、清理不合格的中高層、統一職級并公開、公示績效晉升、削減冗余業務、弱化過度運營,追求真實成效,以更好地迎接AI時代的到來。
對于元安的分析與建議,馬云在阿里內網回復稱,“元安同學好,謝謝你那么長的信,寫得很好。好像人的成長,阿里的發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過程,阿里巴巴在發生變化之中。祝福你,也希望經常回來看看。”
馬云在阿里內網作出回復 資料圖
這并非馬云首次回應員工在內網的發帖。2023年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時,阿里員工曾在內網展開激烈討論,反思阿里這些年犯下的錯誤。當時馬云對拼多多的成績表達了祝賀,同時表示“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誰都牛x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
除馬云外,此前阿里董事長蔡崇信也曾公開反思相關問題。阿里CEO吳泳銘則在2024年致股東信中直言阿里遭遇了一些大公司病,今年5月又在內網發帖提及 “重新創業”,將再次把阿里視為初創企業來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