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不知道是電影太冷門,還是我選的電影院太冷門,葉秋臣一個人包場看完了全片。
本以為這個題材在全黑環境下單獨看會令人后背發涼,但事實證明的確多慮了。
除去少量突然蹦出來的恐怖畫面,其余就和普通動畫片并無區別,一點也不可怕。可畢竟那些驚悚元素是確實存在且無法跳過忽略的,所以此片又不適合帶孩子們去看,進一步收窄了受眾群體。
上映6天票房在8000萬左右,也算是意料之中的成績。相比追光動畫在2023年暑假推出的《長安三萬里》而言(票房18億+),差距確實非常明顯。
很多電影拉著有影院資源的機構一起,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排片,讓數據體現在票房上。《聊齋:蘭若寺》也不例外,從出品發行方來看,都能找到萬達的影子。
但不論背后的資本操作如何,觀眾最買賬的還是故事本身,即便大規模的排片,也不能強迫大家掏銀子去買票。
以影片質量來講,也許是看之前的期待值過高,導致我對《聊齋:蘭若寺》非常失望。
因為,它甚至不能稱之為一部真正的電影。
這屬于典型的拼盤式電影,每個單元的導演都不同,故事之間毫無關聯甚至沒有一丟丟的聯動,造成了比較割裂的風格。其實可以選擇做成像《中國奇譚》那種短小動畫的模式,說不定還能收獲相當不錯的口碑,可若是以大銀幕的形式來呈現,就略顯勉強了。
片中也有一些吐槽和自嘲的臺詞,比如“臉都沒有,如何敢來嚇人”,以及“可不就是故事不行,才整出各種花活兒嗎”等等。
整部電影理論上來講共有六個部分,分別是單元故事《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和《魯公女》,以及串聯五個單元的《井下故事》。
接下來,葉秋臣就根據上述順序來逐個評價,無可避免將涉及大量劇透,請介意者慎入
1.嶗山道士
看起來有點像小時候的動畫《阿凡提的故事》,所有人和物的材質都是毛絨布偶感。
這個單元講述了一個叫王承的男人,在街上碰到能憑空種出梨樹的道長,還順便懲罰了不施舍梨子的商販,王承為了學習自己心心念念的法術,于是前去拜師學藝的故事。
最初道長只讓王承砍柴挑水做粗活,雖然這個年輕人嘴上說能吃苦,但早就忍不了準備逃走。在準備逃走時,意外發現道長和其兩位好友在月下小酌,此三人的法術令王承目不暇接,最后他們更是直接跑到月亮上去看嫦娥仙子了。
王承很羨慕,但不希望繼續熬下去,于是找個借口想離開,并懇求道長教自己一個“穿墻”的小法術。
道長同意了,并告訴對方不能作奸犯科,也不能嘩眾取寵。
以“入之”為口訣的法術,王承在道長面前竟然成功了,但回到家后想要展示給眾人,卻只是在腦袋上磕出兩個大包而已。
這段故事唯一值得深入思考的情節,就是王承落入井中后那個凝視水面的鏡頭,暗指“小丑竟是我自己”。同時那水中月亮也讓他想起了法術中的月亮與嫦娥,更凸顯了“求之不得”的思想。
通篇的毛氈質感很新鮮,但明顯講故事的功力不足,所以談不上深刻,只能說完成了而已。
2.蓮花公主
全片里最低幼的故事,可以直接剪出來給孩子們看的程度。
這段內容的主角是一個叫竇旭的小男孩,他平時調皮,經常在課堂上挨批評。這次由于沒有認真作畫反倒在紙上畫紅披風大俠,甚至還寫上了打油詩“心中有一劍,俠義走四方”,導致老師讓他罰抄詩文300遍,于是便跑到河邊睡著了。
沒想到閉眼之后,竟然誤入藕花深處,醒來時發現自己變小了,躺在了蓮葉上。
蜜蜂王國的兩個侍衛帶他去見了女王,女王請竇旭來教授自己小女兒書畫,類似小家教。
這個小女兒就是蓮花公主,由于長相甜美可愛又萌動,一瞬間就把竇旭迷住了。兩個孩子的關系越來越親密,蓮花公主更是帶著竇旭滿天飛著玩。
在花朝節當日,他們碰見了大黑妖,造型有點像獸族和僵尸的結合體。
女王為了保護蜂國臣民而犧牲,走之前把蓮花公主托付給竇旭,接著蓮花公主就繼承母志去對抗大黑妖了。
竇旭此時蘇醒,發現有一條大黑蛇正在攻擊蜂巢,于是他化身自己紙上畫的那個身著紅色披風的俠士,用毛筆戳中黑蛇的眼睛,拯救了蜂國。
該單元里還提到了《春江花月夜》,吟誦了一些詩詞。印象比較深的是“踏花歸去馬蹄香”,讓我聯想到了回環詩的巧思——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3.聶小倩
作為整部《聊齋志異》里大眾熟悉度最高的女性角色,聶小倩進入動畫片的角色清單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第三個故事便是命題作文進行展開了,主題是“情”。
雖然名字依舊是寧采臣和聶小倩,但背景換成了民國時期。
男主是個醫學生,女主則是在蘭若坊酒店里勾人魂魄,再供養夜叉姥姥。
框架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換了個殼子繼續講倩女幽魂。
有一幕是小倩幫助寧采臣藏在水下免于被姥姥發現,本以為會有王祖賢那版的經典場景再現,可惜沒安排。
此次的燕赤霞是個大胡子,形象頗為顛覆,他那個腳丫子特別搶戲,仿佛隔著屏幕都聞得到味道。
夜叉變身后的造型有點過于現代了,沒想到燕赤霞竟突然掏出一把槍打了過去,看到那一幕時我真有點憋不住了。
后來寧采臣和小倩生活了一段時間,到了準備成親的時候,夜叉卻突然來尋仇,多虧燕赤霞留下的革囊才躲過一劫。
但革囊還想把小倩也收走,寧采臣他倆拉扯這段,仿佛是被拆散的白素貞和許仙。
此時小倩主動吻了寧采臣,因為嘴唇相接時被人的氣息所影響,小倩突然就變成了人……
接著男主說的那句“亂世還有其他的夜叉”,我也很怕他會帶著小倩跳戲到某些特定題材的故事里……
雖然結局是HE,但違和感很重。
4.畫皮
全片最佳單元,不論是敘事節奏還是故事立意,都要高出其他的內容。
妻子為丈夫做飯,餐桌上是精心烹飪的饅頭藕片和香菇青菜,但卻被嫌棄清淡。
清淡的不是菜肴本身,而是感情淡了。
就連妻子叮囑要去修復的銅鏡,丈夫也完全沒有在意。
那面鏡子是丈夫大婚時送給自己的,她視若珍寶,但對方卻早已不在乎了。
從開頭一個隔墻撿風箏的細節鏡頭,就已經暗示了兩人無兒無女,講故事的能力相當不錯。
丈夫在路邊碰見一年輕女子,在聽說遭遇后便答應收留對方在自己蘭若寺旁的書齋里,其實是被美色所迷。
女子更是主動勾引,甚至說出了“金屋藏嬌”的關鍵詞。
丈夫難抵誘惑,于是便口頭承諾會照顧女子,給她一個“家”。
妻子為迎合丈夫的口味,下廚做了很多重口味的菜肴,過程中被嗆得厲害。結果在送飯時察覺到了異常,又經小道士點撥,確認了該女子是邪祟。妻子似乎對味道很敏感,因為她和小道士都是通過聞才意識到女子有問題。
夫妻倆回到書齋,發現女子正在換皮,偽裝自己是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這場戲用于扣題。
女子將丈夫的心掏空,接著換上其他的皮繼續投靠另外的人家。
小道士將其打回原形,有點像《僵尸新娘》的感覺。
在灰飛煙滅之前,女子強調自己只想要一個“家”,可那些承諾的人都食言了。
妻子為了拯救丈夫,于是去找了小道士推薦的高人,高人看起來是個瘋瘋癲癲的乞丐,從身上搓下一大顆泥丸,讓妻子吞下才答應救人。
妻子忍著惡心將泥丸吃下,接著又去井邊。
本以為是要投井,結果只是洗了洗嘴邊的泥,然后守在井邊哭泣。
回到家后,她對著丈夫泛起一陣惡心,讓腹中泥丸吐在心臟處,丈夫竟神奇地復活。
妻子耳邊響起了丈夫此前說的話,舊東西該扔就扔。
在丈夫表忠心的懺悔聲中銅鏡墜地,接著就是瞬間黑屏,伴著妻子講的兩個字——惡心。
整個內容都比較扎實,包括洗掉嘴邊的泥是暗示她包容丈夫的錯處,銅鏡磨損后又墜地暗示著夫妻情感破鏡難圓,丈夫鏡中多張臉指的是虛偽多面,以及用“舊東西”來以物喻人。
那兩個字“惡心”更是既形容了泥丸,又形容了這段婚姻和丈夫的不忠。
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細節呼應做得極妙。
另外還需要額外提醒一下:這段故事有那種典型的Jump Scare,害怕的朋友們要留心。
5.魯公女
這是第三個關于“情”的故事,講述了張于旦和魯小姐之間兩生兩世的愛情故事。
張于旦是個讀書人,在偶遇野豬攻擊時被魯小姐救下,遂一見鐘情。在歸還對方遺落的香囊時,意外發現魯小姐已經身故,被埋在了蘭若寺外。
他連續在魯小姐的墓前讀了三個月的詩,引得魯小姐現身。魯小姐為了能夠重新投胎,于是要完成拯救九條性命的任務,于是她就坐在張于旦的肩膀上四處救人,還給對方起了一個昵稱叫“魚蛋”。
每救助一條性命,魯小姐便會重一些,九瓣金蓮也會打開一片。
眼看著就差最后一瓣,魯小姐與魚蛋此時已經情根深種,但魚蛋還是希望魯姑娘可以重獲新生。
在蘭若寺旁的水邊,多番糾結之下,魯小姐還是救下了一條不小心跳到岸邊的魚。
接著她與魚蛋約定下一世也要相守,魚蛋送魯小姐到了黃泉深處,途中幫助了一個推車的老婆婆,這個老婆婆就是掌管孟婆湯的,為感念兩人相助的善意,所以讓魯小姐少喝了一些,下一世便能記得魚蛋了。
魚蛋走之前,老婆婆還叮囑他若是十六年后有疑惑,別忘了蘭若寺的井。
十六年后魚蛋老了,不小心在蘭若寺墜井,爬出來時模樣竟與十六年前完全相同。
魚蛋來求親,但魯小姐認定她心中所愛已經年老,在絕望之下上吊。
再次來到黃泉,魚蛋打碎了魯小姐端起來的孟婆湯碗,背著她快速逃離。
在背起來后,陸姑娘回憶起了前世的經歷,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味道,于是兩人相認。
畫面是五個故事里最用心的,黃泉的彼岸花很美,逃離時的海浪很美,魯小姐在舍身崖頂上坐著的紅衣圖也極美。
這個故事除了輕生的安排略微突兀,其余的處理都還行,不好不壞的無感類型。如果強行解釋的話,那便是魚蛋獲得了十六年的青春,所以魯小姐就要把自己十六年的時間搭進去,來搞一個時間守恒的定律。
但顯然片方并不是這樣計劃的,他們只想讓魚蛋再去黃泉一次救下魯小姐,以此來釋放更多的大場面。
6.井下故事
主要用于串聯五個單元故事,主角是個落榜書生,為了避雨趕路所以一個人夜宿蘭若寺。
我剛好是一個人觀影,他是一個人單獨行動,就還挺應景的。
此前給書生的人設便是不怕邪物,所以在講故事和在蘭若寺里時,他都會反套路地不去害怕,反而是覺得新鮮。
在意外被拖入蘭若寺的井中后,他見到了蛤蟆(靈蟾上人)和烏龜(玄龜子大師)在比賽講故事,剛好需要一個裁判。
這場戲也挺有意思的,暗示觀眾可以同步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故事,大家也是裁判。
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甚至還可以中途按暫停鍵,給出意見,并搭配各種Reaction。
我本以為是以蘭若寺的建立和衰亡為時間線來安排故事順序,但事實證明想多了,完全等于大量海選后的TOP5進行隨機組合。
大部分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應該就早早猜到了,這個書生就是蒲松齡。
由于是聊齋題材,所以蒲松齡自然就成了串聯各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在每段講完后都要小小點評一下。
第一輪比賽沒出勝負,蒲松齡還給了命題作文“情”讓兩個選手臨場發揮。第二輪比賽也沒有結果,于是蒲松齡就自己講了《魯公女》。在這個故事里,魚蛋的性格一定程度上參考了作者本人,因為讀書人的設定加上不怕邪物,這是明顯將自己代入了。
講完之后,蒲松齡意猶未盡。
最后在蘭若寺門口補齊了對聯“一方凈水由有相處知虛妄,幾則亂談自無羈間見真情”便拂袖離開。
從出來后那個抻懶腰的細節來看,整部電影大概率就是他的一個夢。
正片內容至此結束,字幕播放時右側提示“別急,還有彩蛋”,彩蛋內容就是追光動畫的下一個系列《三國第一部:爭洛陽》,預計2026年暑假檔上映。
我認為,《聊齋:蘭若寺》本身可能只是追光動畫的實驗品,從故事框架到制作風格,處處都在試探觀眾的喜好。
電影在嘗試不同朝代的不同類型故事,甚至是某個形象或者是場景都盡可能填充進去,仿佛也想把選擇權交給觀眾,看看最后是哪個單元更受歡迎,然后再開發長片。
畢竟是打著追光的標簽出品,視覺效果和畫面質量沒得挑剔,這一項基礎能保住6分的及格成績。
豆瓣目前6.7分,多出來這0.7分,才是講故事的能力。
其實細節處理確實比較粗糙,但就像電影的臺詞說的,他們更關注的不是細節,而是故事。
但我想說,故事其實也沒講好,至少沒有全部講好。
片中也有諸多《長安三萬里》的影子,比如《嶗山道士》單元嫦娥仙子在酒壺上跳舞這段,與柘枝舞的處理方式頗為相似;魯小姐的設定與詩劍雙絕的奇女子裴十二非常相像,都有股英姿颯爽的勁兒;蛤蟆乘著水上天那段也與李白吟誦《將進酒》有異曲同工之處。
優點就是視效和畫質全程在線,某些畫面截圖之后可以直接當屏保的程度,片方為此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影片里也有許多的奇思妙想,就像是金點子的集合體。
缺點也很多,比如角色的部分舉動顯得過于刻意,有時候強行加入很多看起來搞笑可愛的情節,“演”的痕跡過重。
過程中偶爾也出現了畫面流暢度欠佳和些許卡頓的情況,但不影響整體的觀感。明明《魯公女》并不算特別感人,但蛤蟆和烏龜還是抱在一起哭成狗,然后竟然出了一幕把五個故事關鍵劇情放在泡泡里的投票環節……
雖說是蒲松齡和聊齋故事,但以“蘭若寺”為后綴,不如用“蘭若寺之井”要更切題,因為所有故事僅僅只是借用了這個元素而已,并沒有充分利用和扣題。
若追求視聽效果的朋友們,不在乎故事劇情如何,只想在大銀幕上欣賞絕美畫面,那可以放心買票沖一沖。
然后,千萬別認為是動畫片就帶孩子去看,會后悔的。
總的來講,鑒于故事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驚喜但大多數稀爛,所以建議大家等資源上線再看即可,不要買票去浪費錢了
不值得。
文/葉秋臣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