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春
中國志怪小說源遠流長,其中流傳度最廣、藝術成就最高的,莫過于“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王冠上的明珠”《聊齋志異》。全書24卷近五百個故事,名篇云集,上世紀以來改編為影視作品的亦不在少數。
就改編策略而言,單篇居多,有雜糅若干篇章情節人物的,也有依托原文重新演繹的,基本著眼小說故事改編。電視劇《聊齋先生》算是另辟蹊徑,敘述內容交織了蒲松齡的人生經歷、文學觀點和小說情節,而最近的動畫電影《聊齋:蘭若寺》則更有新意,它的改編對象,是《聊齋志異》小說集本身。
蒲松齡《聊齋志異》
影片敘述主線源于書生蒲松齡投奔友人途中,突遇兵患,道阻難行,只好借宿破敗的蘭若寺,不想落入枯井,遇到愛講故事的蛤蟆精靈蟾上人和烏龜精玄龜子。二精怪欲一決高下,拉書生做裁判,精彩故事由此展開。
這里的“講述”,既致敬了蒲松齡書齋“聊齋”中的“聊”字(小說故事多來源閑聊,短篇集主要收錄區別廟堂文章經世之學的市井故事),也符合《聊齋志異》小說全知全能的說書人視角;書生既然充當裁判,聽完故事便需點評,寥寥數語概括精要,借古諷今點明主旨。這又暗合了蒲松齡喜歡在多篇小說結尾加上 “異史氏曰”,借此大發感慨的評論方式。
《聊齋志異》是短篇故事集,電影同樣借助二精怪以及書生本人的講述,借用單元劇形式連綴多個故事。除了完整篇目的《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外,還涉及《青鳳》《種梨》中的代表性情節,再加上書生墜入奇幻世界偶遇精怪的神奇遭遇,亦可算作志怪故事,整部《聊齋:蘭若寺》大故事套小故事,如同萬花筒般絢麗多姿。
此外,《聊齋:蘭若寺》的改編立場也值得關注。作為出品方,“追光動畫”近年來以“新神話”、“新傳說”和“新文化”三個系列布局動畫長片,視效美輪美奐精益求精,目標觀眾略有不同。
同樣是弘揚傳統文化,“新神話”、“新傳說”的《新神榜》和《白蛇》系列更偏成人向,結合諸多青年亞文化元素,用融合賽博朋克、工業廢土等后現代美學風格的傳統故事現代演繹,吸引青年觀眾。而以《長安三萬里》開篇的“新文化”系列,則更面向全年齡段觀眾,試圖打造別具一格的中國風“合家歡”動畫電影,文化定位上,更接近傳統經典的全民推廣。
因此,同屬于“新文化”系列的《聊齋:蘭若寺》,改編基調就有兩種面向,一方面,相對貼合原著,用生動活潑的動畫語言賦形傳統經典內在神韻,讓低幼觀眾感受中華文明的鮮活魅力;另一方面,又試圖通過表達形式或內容主旨方面的創新,鏈接當下文化場域,吸引更多成人觀眾。
蒲松齡與二精怪
二精怪的故事比拼,共分兩回合。第一回合“自選主題”的《嶗山道士》和《蓮花公主》,帶有明顯的兒童向。
《嶗山道士》講述青年王承一心求仙慕道,追隨道長上嶗山修行,無法吃苦屢生退意,臨行習得穿墻術,回家卻法術失靈,落人笑柄。這一故事的改編亮點在于表現形式。渲染量巨大的毛氈畫風,從表達陌生化的角度,增添了故事的新鮮感,毛氈的柔軟質感、穿墻動作的拉絲效果,和景觀的拼貼結構,又增加了故事的童趣。
此外,多組快速剪輯蒙太奇完成的場景轉換,保證了影片敘述節奏和敘述線索的簡潔明晰,仙人聚會一段靈活的場面調度,亦精彩紛呈地再現了原著剪紙為月、擲箸化嫦娥的瑰麗想象。
《嶗山道士》篇
總體上,這個故事如同整部影片視覺盛宴的開胃菜,排盤用心精致,可惜口味略為寡淡。事實上,《嶗山道士》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后,另有深意,完全可以兼顧成人觀眾。
故事表面諷刺青年貪心虛榮不能吃苦,勸誡世人保存赤子之心,文末的“異史氏曰”卻宕開筆墨,從愚人受小人諂媚以為橫行霸道通行天下,終要南墻碰壁的小故事,表明蒲松齡對王生遭遇的看法,即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桎梏里,不了解自我又脫離現實,終日沉迷某種觀念或追求。而區分幻想與現實、避免沉溺空想的主題,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實際意義,可惜影片沒有進一步發掘,僅僅停留在諷刺貪心的層面。
如果說,《嶗山道士》通過王承穿梭仙凡兩界,打開了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門,《蓮花公主》則漸入佳境。原著小說中,青年竇旭兩次借夢入“桂府”,國王重其才遂下嫁公主蓮花,二人恩愛有加,不料妖敵入侵,竇旭遽然驚醒,發現枕畔蜜蜂嗡鳴似在求救,隨后另搭蜂巢救出被大蛇攻擊的群蜂,此后再無異夢。
影片最大的改編即改主角為兒童,以竇旭詩作“心中有一劍,俠義走四方”貫穿全篇,才子佳人的陳舊套路被注入少年意氣和昂然生氣。竇旭與蓮花一派純真,先為師友,后又并肩作戰保衛家園。此外,改國王為愛子民有擔當的女王,碩大花朵流淌著金色蜜流、屋舍六邊形門窗、花朝節全城歡慶處處花燈等細節,也都從人物到環境立體地建構出流光溢彩的奇幻世界。影片結尾,竇旭對著蜂群的會心一笑,模糊了夢境與現實的邊界,而此種今夕何夕的喟然之嘆,無疑加深了故事深度。
《蓮花公主》篇竇旭與公主蓮花
第二個回合比拼“命題作文”,題目是“情”。《聊齋志異》大IP之一的《聶小倩》率先登場。且不論改編電視劇,僅就電影而言,值得關注的就有1960年李翰祥版、1975年姚鳳磐版和1986年程小東版三部佳作,近年還有2011年葉偉信版、2022年馬玉成版再登銀幕,動畫方面也有1997年徐克編劇的《小倩》,以及2024年剛上映過的改編長片。諸多珠玉在前,故事早已毫無懸念,想要做出新意著實不易。
現在這個版本的改編亮點,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保留原著全文故事架構,添加寧采臣、聶小倩回鄉安居,憑借劍仙燕赤霞留下的法器皮囊,徹底打敗尋仇夜叉的情節。以往多個版本的改編,多聚焦寧采臣、聶小倩的人鬼相戀、勇而抗爭,往往結束于人妖大戰救出小倩的高光時刻。這次全文改編固然稀釋了一部分戲劇張力,卻更符合“新文化”系列弘揚傳統文化,喚起讀者對經典文本閱讀興趣的創作初衷。
其二,改變故事時代背景,讓一段人鬼傳奇發生在時局動蕩的民國,以亂世反襯真情,更顯世間百態。穿中山裝和旗袍的男女主角固然令人新奇,跳出單個故事,這一設定還有加深《聊齋:蘭若寺》全片內在主題的重要作用。
《聶小倩》
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齡,對蛤蟆精講述里出現的蒸汽火車、手電筒大感好奇,故事上演于民國,從全片敘述結構看,乃是為了增加了時空流轉的未來向度。原本《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背景,大多以蒲松齡生活的清康熙年間以及明末清初為主,《聊齋:蘭若寺》則為幾個故事增添了明確的時代。
《嶗山道士》發生在晉,《蓮花公主》來到唐朝,《聶小倩》跳到民國,《畫皮》則發生在明。一旦設定具體時代,人物服飾、妝容、氣質,以及生活環境,甚至具象的自然景物和抽象的時代風貌都要做出相應設計。好在影片出色的視覺呈現完成了這一挑戰,充分展現出中華文明不同時期的文化精髓。同時,結合蘭若寺的自身變遷點明全片主題,即一寺一樹一井歷盡滄桑看遍悲歡,縱白云蒼狗超然物外,仍感懷人間真情難得。
這一回合,烏龜精出場打擂臺的《畫皮》,影視改編熱度同樣不低。其中影響較大的改編電影,就有1966年鮑方版、2008年陳嘉上版,2012年烏爾善版,和1993年胡金銓版。
與前述《聶小倩》的改編思路一致,影片對《畫皮》的演繹,同樣從時代視效和故事完整兩方面著手。美術風格參考明代文人畫,構圖縝密、含蓄典雅,相較其他故事世俗生活氣息更加濃郁。原著中王大郎被女鬼剖心后,妻子陳氏求助高人,忍辱食唾救回丈夫的情節也得以全面呈現。改編亮點在于加入陳氏的敘述視角。
《畫皮》篇
影片先從夫妻二人婚后多年日趨平淡的生活講起,床榻前一整潔一邋遢的鞋履、蝕銹的銅鏡、飲食口味的差異,盡顯一段婚姻的寡然疲沓。王大郎收留女鬼后心猿意馬,陳氏亦有所察覺,女鬼只求“一瓦遮頭三餐溫飽”的愿望破滅后上門尋仇,陳氏氣惱又恐懼,而當女鬼被道士降服灰飛煙滅之際再次說出此心愿時,陳氏感同身受心有戚戚。
至此,《聊齋:蘭若寺》大膽提出了《畫皮》的另一種讀法。女鬼正是陳氏的心念所幻。面對丈夫的淡漠薄情,恪守禮法端莊娟秀的陳氏希望自己能如妖冶女子般,給丈夫“換換口味”,但這終非她內心所愿,委曲求全不過是作為丈夫的附屬品,希冀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女鬼消逝后,陳氏無法回答瘋癲高人“救活了他,你可還愿意跟他生活在一起”的錐心之問,忍辱吞下的泥丸,未嘗不是生活的種種不堪,哪怕王大郎轉醒后信誓旦旦,這齷齪生活也不過是一句發自內心的“惡心”。
影片多次出現銅鏡意象,有趣的是,陳氏多次從鏡中審視自己,而王大郎自始至終都只是被動投影,及至結尾處銅鏡跌落,鏡光打亮陳氏,女性覺醒躍然鏡中。
《畫皮》篇陳氏從鏡中審視自己
二精怪難分勝負,蒲松齡只好自己下場,延著“情”的主題,講了一個至情至性生死相依的故事。整部電影中,《魯公女》篇幅最長,最接近追光“新傳說”系列的青年定位,因此表達最為流暢。
相較原著,改編主要增加了張于旦與魯瑛的情感歷程。原著男方一見鐘情、女方感懷報恩的情感模式顯然無法打動當下觀眾,于是,影片為二人情感升溫設計關卡,在完成救九條命換取投胎機會的過程中,相依相伴彼此認可,感情基礎牢固,才有其后二世情緣發生。
原著魯公女投胎盧家后不認識重返青春的張于旦,憂憤而亡,張于旦土地祠招魂后,二人喜結連理。影片增加了張于旦闖冥府歷盡艱辛帶回魯瑛的情節,由此突顯二人對承諾的堅守和對情感的珍視,亦對整部影片前序故事的情感講述做出收攏升華。
《魯公女》
故事講完,蒲松齡回到人間,補全蘭若寺殘缺的對聯,“一方凈水由有相處知虛妄,幾則亂譚自無稽間見真情”,由此點出影片頌揚真情之外的另一主題,世事蒼茫星河流轉,明月、古鏡、孟婆湯、忘川水構成的種種鏡像互為映襯,現實、夢境、幻想、臆想,如何自處,究竟境由心生。
一部《聊齋:蘭若寺》,用拼盤故事打造東方奇幻,試圖從不同層面吸引不同觀眾,至于觀眾能從中看到什么,也就因人而異了。
不可否認,影片在視效設計、傳統文化表達方面的用心,但故事風格、受眾定位的分裂,也導致了影片難以復制《長安三萬里》的市場認可。或許,前兩個故事、后三個故事分別做成不同系列,更能精準抵達目標觀眾。“追光動畫”成立以來常被詬病畫面精美劇情拉垮,但好在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到用心和成長,“追光宇宙”的建立依然值得期待。
電影結尾,蒲松齡回到人間,補全蘭若寺殘缺的對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