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西調研采訪團
“一梳長發黑又亮,梳妝打扮為情郎。二梳長發濃又亮,夫妻恩愛情義長。三梳長發長又亮,父母恩情永不忘……”
雨后初晴,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黃洛瑤寨的小河邊,幾名紅瑤婦女有說有笑地梳洗著如瀑布般傾瀉的長發。伴隨著流水聲,她們時不時齊聲合唱著《長發謠》,將長發盤于頭頂,再配上精美的發飾,形成“烏龍盤發”。
當地村民身穿紅瑤服飾在河邊梳妝。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黃洛瑤寨位于著名的“天下一絕”龍脊梯田景區,有“天下第一長發村”的美譽,全寨婦女頭發長達1.5米以上的有120余人,最長的達2.75米。
千百年來,“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已成為當地紅瑤婦女的重要標志,被賦予“長長久久,興旺發達”的寓意。
60歲的潘繼鳳頭發長度達1.7米,沒有白發,柔潤順滑。記者好奇地問,養護長發的奧秘是什么?她指了指放在岸邊的淘米水說道:“就是靠這個!”
龍脊梯田是當地稻米文化的象征。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在中國長發科技館,記者了解到了長發村的非遺技藝——傳統淘米水制作流程。“稻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漫長的自然發酵,不斷將稻米的自然能量轉化為滋養秀發的生命力量,通過過濾、裝罐、封存,制作出紅瑤世代相傳的洗頭專用淘米水。”中國長發科技館的講解員向遠道而來的游客介紹。
“長發”不僅為黃洛瑤寨帶來了美譽,也為村民們帶來豐厚的財富。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護發養發越來越重視,逐漸形成了數百億規模消費群體的養發隱形市場,長發村的養發文化不僅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形成了特色品牌的養發產業,成為龍勝旅游產業的一張世界名片。
中國長發科技館內展示著當地長發產業的“科技含量”。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桂林長發小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紅瑤女性淘米水秘方變為了“致富法寶”,其研發的“大米乳酸菌發酵濾液”獲國際專利,變身為洗發水產品,年產值突破億元。
“我們打造的龍脊梯田稻米及淘米水系列產品成為龍勝乃至桂林的旅游特色商品,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旅游產業創收。每年都會從營業收入中劃撥資金,用于發展村寨的公益事業和傳承蓄發傳統。”桂林長發小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洗護產品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近年來,黃洛瑤寨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圍繞少數民族風情做大做強旅游蛋糕,在“龍脊”品牌的帶動下,推出紅瑤歌舞、長發梳妝、紅瑤手工制品等旅游項目,成為了龍脊景區內一顆璀璨的明珠。2024年,黃洛瑤寨接待游客8.91萬人次,僅旅游歌舞表演收入就達到了349.77萬元,讓群眾實現在家門口獲得“旅游收益”。(覃心、雷琦竣、朱曉玲、梁章暉、何寧、韋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