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shù)鶍尩模貏e是普通家庭的爹媽,心里都明白一個理兒,只是不太愿意說破:
孩子和孩子的差距,真不是誰更聰明、誰更拼命,而是看誰家“底子厚”、誰家爹媽“看得遠”。
這不是認命,是得看清現(xiàn)實。
我們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話打根兒上就糊弄人!
有人生下來就在山頂,有人一抬腳就在坑里爬。
孩子間的差距,表面看是成績、特長、見識,根兒上呢?是爹媽能給的“資源”有多厚實,爹媽自己“腦子里的道道兒”有多高。
這不是命,是咱平時不敢細想的殘酷現(xiàn)實。
01
資源,是場看不見的降維打擊
一提“資源”,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銀行卡里的數(shù)字。但實際上,遠不止這些。資源,還包括:
爹媽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心思;
爹媽的見識和人脈圈子;
最關(guān)鍵的——爹媽能不能情緒穩(wěn)當(dāng)、好好說話!
這才是那條真正看不見的“起跑線”。
同樣孩子考砸了:
普通爹媽急得睡不著覺,翻來覆去就那幾句:“不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喝西北風(fēng)啊!”
這壓力,跟山似的壓孩子身上。孩子呢?只覺得喘不上氣,眼前一片黑,不知道路在哪兒。
高認知爹媽呢?也重視,但不慌。
他們會拉著孩子一起琢磨:“這次為啥栽了?是時間沒管好?方法不對?還是哪塊兒沒懂?”
學(xué)習(xí)這條路看著堵?立馬調(diào)頭找別的道兒!
比如:送出去留學(xué)鍍層金、長長見識;托關(guān)系送進靠譜公司學(xué)本事;再不濟,給筆啟動資金,讓孩子自己闖闖試試。
孩子心里啥感覺?有底!不怕摔!孩子收獲的,是應(yīng)對挫折的底氣和多元選擇的從容。
至于我們一直期望的教育公平,聽聽就算了吧。從孩子生下來那天起,資源分得不均,這“公平”的樓就塌了。
當(dāng)你還在死磕卷子上的錯題,人家孩子早就在好幾條賽道上撒丫子試跑了。
02
爹媽眼界,是孩子的天花板
孩子能看多遠,全看爹媽腦子里裝了多少東西。
舉個實在例子:
有個遠親家的孩子,在上海。前兩年,女孩高考,成績能上個不錯的二本,并且還是屬于比較靠前的分數(shù)。孩子媽卻建議:學(xué)醫(yī)美整形。
我把這個事兒跟幾個外地(比如江西、安徽)的同事聊起,他們聽完一臉懵:“這分數(shù)不賴啊!咋不去當(dāng)老師?學(xué)個工科?或者準備考公務(wù)員、事業(yè)編?多穩(wěn)當(dāng)!”
說實話,我(浙江人)一開始也沒想到這專業(yè)。但細琢磨,人家媽看得透:這行門檻相對沒那么高、來錢快、前景也寬。
就這么個小選擇,爹媽眼界的差距,立馬顯出來了!
孩子的認知被框住,不是書讀得少、分考得低,是爹媽自己敢不敢接受新東西、愿不愿意更新腦子里的“老地圖”。
說白了:爹媽站多高,孩子才能看多遠。爹媽要是原地踏步,孩子再有能耐,蹦跶的空間也有限。
你眼里的世界有多大,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你拒絕看新東西,孩子的未來,只能在老框框里打轉(zhuǎn)。
03
最可怕的窮,是腦子里的窮
真窮,不是家里缺錢,是腦子轉(zhuǎn)不過彎,被老想法捆住了手腳。
很多爹媽認“吃苦是福”的老理兒,可時代早變了!
過去吃苦,是為了活命;現(xiàn)在讓孩子瞎吃苦,多半是在沒用的“內(nèi)卷”里耗干自己!
更深層的“窮”,是思維上的“窮”:
“興趣班?死貴,學(xué)了能當(dāng)飯吃?”(直接掐滅孩子的可能性)
“試錯?不行!丟不起那人!”(嚇得孩子啥都不敢嘗試)
“投資孩子?還不如把錢存銀行踏實!”(只看眼前,不看長遠)
這種想法,說到底,是自己當(dāng)年“窮怕了”的焦慮,傳給了下一代!用“求穩(wěn)”當(dāng)借口,給孩子翅膀拴上鐵鏈子,孩子還咋飛?
教育投資,圖啥?不是非得把孩子逼成大師。而是為了給孩子“開一扇窗”,讓他瞅瞅“更好的活法兒是啥樣”,把他心里那團“想變得更好”的火苗點著了!
孩子缺的,常常不是力氣,是爹媽能給他指條明路,告訴他遠方有啥。
04
想破局?爹媽自己先升級
孩子將來有沒有“后勁兒”,關(guān)鍵不在分數(shù),而在那些卷子上考不出來的本事:
遇事穩(wěn)得住、心態(tài)陽光、敢想敢干、目標(biāo)清楚、心里有股勁兒……
這些硬核能力,補習(xí)班灌不出來!是靠家里日積月累“養(yǎng)”出來的!
家里天天雞飛狗跳,孩子上哪學(xué)會心平氣和?
爹媽動不動就打擊否定,孩子哪敢說真話、做自己?
光教孩子做題,誰來教他應(yīng)對生活的溝溝坎坎?
我們玩命“雞娃”,卻忘了最該被“雞”的,其實是咱自己!
別光顧著催孩子玩命跑,先低頭問問自己:
我給孩子的是一個安穩(wěn)有愛的“家”,還是天天提心吊膽的“戰(zhàn)場”?
我跟孩子說話,是走心的“好好聊”,還是不走腦的“下命令”?
我自己有沒有在學(xué)新東西、長新見識,打破自己腦子里的“老框框”?
最好的教育,是爹媽自己先“醒過來”,先“變個樣”!
你樂意拿起書看,孩子自然覺得書里有寶;
你遇事能穩(wěn)住別炸,孩子就不容易一點就著;
你心態(tài)開放能容人容事,孩子看世界才更順眼、更包容。
說到底,孩子和孩子的差距,就是爹媽和爹媽“腦子高度”的差距。
真想改變孩子的未來?先從改變今天的自己開始吧!
因為——爹媽認識的那座山,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yǎng)育心得,記錄孩子的學(xué)習(xí)日常,分享學(xué)習(xí)干貨,一起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