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又來碰瓷炒作,中日軍機東海交鋒,最近距離僅30米,險些發生“碰撞事件”?
日方拍攝的中國殲轟-7A照片
德國“碰瓷”鬧劇剛結束,日本又開始挑釁了。就在近日,日本防衛省發布所謂通告稱,在7月9日到10日這兩天,中國軍機殲轟-7A在東海上空,“異常接近”日本航空自衛隊的YS-11EB電子偵察機。
根據日方的描述,在第一天,中日軍機對峙了15分鐘,最近距離僅有30米。而在第二天的交鋒中,雙方對峙了10分鐘,當時兩架飛機的垂直距離約有30米、水平距離約為60米。
盡管日方也承認,這兩次對峙都未對日方人員造成任何危害,但日本防衛省在通報的時候,仍然使出了慣用的伎倆、對中方倒打一耙。
日方不僅污蔑中國軍機“異常接近”日方偵察機,還宣稱“這極易引起偶發性的碰撞事件”,要求中方“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可見,日方這次的確是“嚇得不輕”,但對于中方來說,只是“微操”而已。雙方軍機還隔著30米的距離,遠遠不到發生碰撞的程度,日方著實是有點大驚小怪了。
日本防衛省
而且以往中方驅離非法擅闖的外國軍機時,相距僅5米都沒有怕過,更何況是現在還隔著30米的安全距離,局勢完全在中方掌控之內。
再者說,日方一上來就炒作所謂中國軍機“異常接近”,卻避而不談日本偵察機為何會出現在此處,明顯是為了轉移視線。
但眾所周知,東海就在中國家門口,我軍在該海域巡邏戒備屬于正當合理之舉,反倒是日方開著偵察機到中國家門口尋釁滋事,不禁要問問,這背后到底有何意圖呢?
從飛機的種類來看,日本航空自衛隊的YS-11EB電子偵察機,是一種專門用來收集電波信息的特種飛機,可通過地面設施以及其他飛機發出的電波,來收集有關情報。
此番日本派出偵察機,鬼鬼祟祟來到東海上空,目的不言而喻。中方出于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的目的,理所應當采取有關驅離措施,日方根本沒有任何狡辯的空間。
日方裝備的YS-11EB電子偵察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近一個多月以來,日方第二次炒作類似事件了。6月中旬,我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開展演訓的時候,日方一架P-3C巡邏機就公然闖入中方訓練區域。
在遭到中方依法驅離后,日方反過來卻污蔑稱遭到中方軍機“尾隨”。由此可見,日方主動挑釁、事后倒打一耙,已成慣用伎倆。
然而在中方強大實力的支撐下,日方注定討不到半分便宜,而日本動不動就出動飛機軍艦,對中國正常軍事活動抵近偵察,才是造成海空區域安全風險的根源所在。
那么對于日方近期的一系列軍事挑釁動作,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考慮到眼下,日本還面臨著美國的關稅威脅,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近日對特朗普政府作出強硬表態,聲稱日方“絕不能被小瞧”。
由此也就不難推測,日方近期在海空領域的碰瓷行徑,一是為了展示石破茂內閣在國際事務上的強硬姿態、二來也是想通過塑造所謂“外部安全威脅”,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日本首相石破茂
但不論日方到底有何盤算,損害中日關系總歸不是明智之舉,石破茂內閣更應該恪守對華承諾、勿要一錯再錯,避免給中日關系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