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前不久,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牽頭提出的對俄制裁升級案,已獲84名參議員聯署。最受關注的一條是:任何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中印企業,將被加征500%關稅。特朗普公開站臺支持,這場圍繞俄羅斯能源的“關稅大棒”,正從威脅變成現實博弈。
俄烏沖突陷入拉鋸,美國政客的算盤卻越打越精。格雷厄姆的法案里,把“購買俄能源”和“支持戰爭”直接劃了等號,聲稱中印買了俄羅斯70%的能源出口。俄羅斯原油價格低、運輸穩定,中印作為能源進口大國,自然愿意談生意。把正常貿易往“資助”上靠,更像美國政客的政治操作。
特朗普(資料圖)
法案設計本身就透著股“心虛”。500%的關稅聽起來嚇人,實際操作空間卻留得足——條款里只說“購買俄能源”觸發,卻沒明確“購買多少算違規”“哪些企業要擔責”。更關鍵的是,特朗普手里攥著豁免權,最終要不要真刀真槍收稅,全看他當時的政治需要。這種“模糊戰術”,暴露了美國兩黨的小心思:共和黨想通過對俄強硬刷存在感,又怕真把中俄貿易徹底攪黃,傷了自己經濟;民主黨則覺得這法案太簡單粗暴,把俄烏沖突的經濟動因說得太片面。
法案剛一提出,中印的反應就很明確。印度外交部直接表態:“我們會繼續執行符合自身利益的能源政策。”言下之意,買不買俄能源,印度自己說了算。中國這邊更直接,外交部重申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明確,我們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兩國都清楚,美國的關稅威脅更像政治表演——真要實施,中印損失的只是部分訂單,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麻煩才剛開始。
特朗普(資料圖)
放在全球貿易規則里,這法案更像“橫行霸道”。世貿組織早有規定,禁止用第三國行為當貿易限制的理由。中印作為主權國家,有權自己決定買誰的能源、賣誰的商品。美國用自己的國內法管別人家生意,這種“長臂管轄”早被多個國家反對過。說白了,這就是把美國的規矩當世界的規矩,根本沒把國際法放在眼里。
現在最關鍵的是,這法案到底能不能落地?特朗普的態度是最大變數。如果他動用否決權,法案可能胎死腹中;要是他放行,中印必然反制——限制對美出口、轉向其他市場,全球能源價格說不定要暴漲,美國自己的通脹更要失控。更可能的情況是,法案在國會里被改得面目全非:加征關稅的條款弱化,針對中印的部分變成“象征性威脅”,既讓政客們刷夠了政治分,又不至于真傷了自己經濟。
往深了看,這場“關稅秀”暴露的是美國的戰略焦慮。戰場上壓不垮俄羅斯,經濟上又拿不出像樣的援烏方案;歐洲盟友開始各有算盤,國內兩黨吵得不可開交。這時候拿中俄貿易當靶子,不過是轉移矛盾的老套路。但美國忘了,全球經濟早就連成了一片海——你加我關稅,我轉賣他商品;你要搞封鎖,我就找新市場。中印要真被逼急了,加速和歐洲、非洲談能源合作,美國的“長臂管轄”反而成了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推手。
特朗普(資料圖)
說到底,美國這紙法案,更像是紙老虎。中印有底氣不妥協,美國自己也扛不住反噬。真要鬧到全球貿易戰那一步,誰都沒好果子吃。這場圍繞俄羅斯能源的博弈,最終大概率會變成一場“政治表演”——美國政客賺夠了吆喝,中印繼續做自己的生意,全球市場該咋運轉還咋運轉。畢竟,在現實利益面前,政治口號再響,也抵不過市場的規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