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低空飛行、氫能兩輪車……在第22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一幅“地面智能馳騁、低空立體穿梭、綠色能源驅動”的未來出行圖景正從想象走進現實。
東北亞博覽中心內,國內外展商展示黑科技讓“未來出行”不再是遙遠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體驗。長春正以汽博會為窗口,向世界展示出行創新的無限可能。
智能進化:讓汽車更“聰明”更懂你
在長春汽博會紅旗展臺,天工05的智能科技成為焦點。作為九章與天工平臺首款純電轎車,其搭載的司南智駕系統通過持續學習迭代越開越智能。靈犀座艙堪稱“懂你的移動空間”。
而且這一系統正在不斷升級。未來的靈犀座艙大模型將可以深度理解用戶的語言、表情、動作等交付信息,提供更加自然、智能的反饋。進化到場景推理。
“像家人一樣貼心車輛能根據識別到的用戶著裝類別,自動優化空調溫度、出風口角度及風速等。”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邱現東在7月15日舉行的一汽創新大會上表示,未來紅旗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車路云星等四個方面加快打造全域智能的行業新標桿,讓汽車成為能預見、有溫度的聚身智能體。
汽博會上另一家新能源自主品牌車企——比亞迪,繼續在現場搭建了智能化街區,展現了更全面的“智電生態”。其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依托中國最大車云數據庫,端到端大模型,輕松化解復雜場景泊車難題。
此外,比亞迪與大疆聯合打造的“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堪稱“出行大片神器”,全球首創的車載伸縮停機坪實現動態起降、隨動跟拍。
在長春汽博會上,智能化成為國內外車企著重展示的亮點。讓汽車真正從 “代步工具” 升級為 “智能伙伴”。
低空突破:飛行器開啟立體出行新維度
在展館二樓“未來出行展區”,一架無人駕駛載人eVTOL擺放在中央位置。流線型機身搭配垂直起降裝置。該款為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eVTOL可以用于旅游觀光、物流運輸、醫療救援等場景。目前已經獲得球首個“三證”(PC證、TC證、AC證),累計完成超64000架次安全飛行。
更令人期待的是,凈月高新區已經在上月與億航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凈月高新區年內將開設首家飛行器6S店,面向全社會出售出租載人飛行器,并提供后續服務。
不久后,游客或許能“打飛的”游覽凈月潭,應急救援時飛行器可快速抵達現場 —— 立體交通的雛形,正從展區向城市生活延伸。隨著凈月低空經濟核心區建設推進,“低空出行” 將從科幻場景變為民生應用。
氫能煥新:綠色能源驅動出行變革
未來出行能源變革,在長春汽博會也詮釋了綠色出行的另一種可能。北京聚智合眾科技帶來的無輻式氫能兩輪車,成為綠色出行的另一大焦點。該款氫能摩托車采用第五代氫能混合動力系統,標準續航300公里、最高時速160km/h。用戶只需更換標準化儲氫模塊即可補能,目前全國景區及短途場景已有部署。
同臺展出的全能型全地形無輻式自行車,通過低重心設計和高效減震系統,兼顧城市通勤與戶外探險,前衛造型成為年輕人的“情緒價值單品”。
長春培育未來出行的 “三大密碼”
長春汽博會的精彩呈現,源于城市對汽車產業升級的系統性布局。長春市以 “培育新動能、增強競爭力” 為導向,為未來出行筑牢發展根基。
長春市副市長張春達介紹,當地設立了100億元汽車產業專項基金,出臺覆蓋全產業鏈的支持政策,以一汽為核心,深化協同創新,在“三電”、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不斷尋求突破。
此外,長春還將積極推動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取得新成果,不斷擴展智慧泊車、無人配送等應用場景,為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全國車路云試點城市,已經有先期試點,讓車更聰明、路更智慧,助力智能交通升級。
從展臺的前沿科技到城市的系統布局,長春汽博會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座城市以汽車產業為支點,撬動未來發展的生動實踐。
在這里,未來出行的想象力,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來源:長春汽博會組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