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寇阿姨自2015年起就感到右上腹不適,當時她通過查詢后誤以為是闌尾炎,便沒有太在意,只是調整了飲食習慣。然而到了同年六七月間,她在平躺時摸到腹部有硬塊,立即前往夏邑縣人民醫院檢查。CT結果顯示"疑似結腸癌",這個診斷結果讓寇阿姨難以置信。
7月29日,寇阿姨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接受了"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加腸粘連松懈術"。術后病理報告確診為潰瘍型中分化腺癌合并部分粘液腺癌,癌細胞已突破外膜。遵照醫囑,她開始了化療治療。但三次化療后,嚴重的副作用接踵而至:骨髓抑制明顯,白細胞急劇下降,身體虛弱到幾乎無法站立。醫生不得不將治療方案調整為口服化療藥物。
一次意外摔倒讓寇阿姨意識到必須改變治療方式。那次她下車時突然腿軟摔倒,久久無法起身。這個經歷促使她開始考慮中醫治療。2016年,她在河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服用了百余劑中藥。
2017年3月15日的復查帶來了壞消息:左腹股溝淋巴結增大,腫瘤標志物升高。更令人擔憂的是,寇阿姨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大腿疼痛和局部皮膚發熱癥狀,這些癥狀讓她備受折磨。然而這次復查也成為她治療歷程的重要轉折點。
在省腫瘤醫院候診時,寇阿姨注意到一位病友正在認真閱讀一本書。出于好奇,她也取閱了一本,書中詳細介紹了袁院長的"虛、瘀、毒"三聯平衡療法,并收錄了許多病友的抗癌經歷和心得體會。這些內容給了寇阿姨極大的鼓舞。
3月29日,抱著嘗試的心態,寇阿姨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就診。袁院長經過詳細問診(發現舌淡、苔白、有裂痕,脈弱等體虛癥狀)后,為她制定了專屬治療方案。服用約20劑中藥后,寇阿姨迫不及待地進行了復查。彩超顯示左側腹股溝淋巴結由原來的16×5mm縮小至6.4×3.4mm,全身骨掃描也未發現明顯轉移跡象。這個結果讓寇阿姨欣喜不已。復診時,她向袁院長反映了易感冒的問題,袁院長據此調整了藥方。
2017年6月,寇阿姨的女兒在電話中興奮地表示:"我媽現在精神很好,能做飯洗衣,飯后還去打麻將,狀態特別好,體重也增加了。最近在省醫和省腫瘤醫院的檢查結果都很理想。"然而由于經濟壓力,寇阿姨自行中斷了治療。
一年后的2018年10月,寇阿姨再次找到袁院長:"9月23日復查發現左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至約19mm,比之前明顯增大,肉眼可見皮膚腫脹隆起,伴有隱痛;右側腹股溝淋巴結也增大至約15mm。現在食欲很差,消化不良,特別怕冷。"她對自己的決定深感懊悔,重新開始了治療。袁院長寬慰道:"等病情穩定后,每年春秋兩季各服用一段時間鞏固即可。"
一個月后,寇阿姨的女兒獨自前來復診:"我媽服藥效果很好,現在飲食和消化都改善很多,今天再來取些藥。"袁院長根據最新的舌象又調整了幾味藥材。
這次寇阿姨再也不敢掉以輕心,堅持服藥鞏固治療。腫瘤醫院的CT復查結果顯示:與去年相比病情穩定,未見明顯異常。
2019年9月,神采奕奕的寇阿姨站在診室里向袁院長匯報:"院長,我感覺和正常人沒什么兩樣了。現在自己開了家兒童玩具店,飲食起居都很好,檢查報告也都正常,飯后還能跳會兒廣場舞。"袁院長欣慰地表示:"保持穩定就好!"
2024年,67歲的寇阿姨參加了"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活動。她在人群中感慨道:"我一直保持著良好心態!雖然剛確診時也很消沉,但我明白不能一直這樣,必須面對現實積極治療。當發現不能耐受化療時就及時調整,不要硬撐。""現在狀態很好,六十多歲了還能繼續工作。"
寇阿姨的故事是千萬普通抗癌患者的真實寫照。在與病魔的抗爭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奇跡,只有持之以恒的堅持;沒有昂貴神奇的特效藥,只有辨證施治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