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又一次在東亞杯交出了1勝2負的成績單,臨時主帥久爾杰維奇帶隊,只贏了中國香港,輸給了日本和韓國,而且比分擺在那里,0:2、0:3,場面真心談不上有啥亮點,可能有球迷還在等奇跡,但現實就是差距擺在那里,想靠一場小勝就扭轉乾坤,連做夢的資格都快沒有了,這次比賽結束后,主帥人選成了所有人關注的頭號話題,宋凱會怎么選帥,是繼續賭一次洋帥,還是徹底擺爛走本土路線,大家心里其實都有點數
這場比賽,說實話,沒太多“戰術爆點可寫,更多是被動挨打,和日韓對陣基本就是“工地遇上高鐵,速度、對抗、技術、閱讀比賽的能力,全方位落后,歸化球員這次沒帶來驚喜,年輕球員也沒能打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現場球迷不少人直接擺出“看戲心態,賽后討論區更是對噴,有人說主帥鍋大,有人說球員不夠拼,也有人質疑足協選帥到底圖個啥
宋凱這次的選帥難度其實不小,一邊是預算卡死——據多家媒體消息,國足新帥團隊薪水不會超過120萬歐元,折算下來,能請的外教其實都是二線甚至“回鍋肉級別,像伊萬這樣帶過國足的“老熟人都有點雞肋,能力有限,圈內位置也不高,真要請來,球迷未必買賬,反觀日韓,動輒幾百萬歐元的教練團隊,資源、體系都不是一個量級,咱們只能“價廉物美地挑主帥,這種局面下,選帥本身就像是“賭概率,不是拼眼光就是拼人脈
問題來了,如果洋帥基本只能退而求其次,那本土主帥有沒有可能突圍,其實足協內部也有聲音,比如女籃請宮魯鳴出山,男足是不是也該讓高洪波這樣有經驗、有號召力的老將再頂一次,畢竟高洪波當年帶隊打進過12強賽,至少在輿論場上還有點底氣,不過現實也很骨感,本土教練面臨的最大難題,無非還是體系搭建和權力分配,主帥有沒有足夠話語權,能不能扛得住來自各方的壓力,這些都不是一句“情懷能解決的
此情此景,國足選帥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思路要“系統,不再寄希望于突然冒出來的“救火隊長,而是要有耐心做長期規劃,培養年輕球員、推動歸化融合,把短期的成績壓力適當放一放,把2030年作為節點,主教練的任務目標可以更現實一些,這種情況下,選帥的范圍一下子就能擴大,既可以考慮有經驗的本土教練,也不排除有潛力的外教團隊,關鍵是如何給主帥足夠的權限,讓他能推得動人、做得了事
有球迷可能會問,既然目標定得這么遠,是不是意味著未來幾年就是擺爛,交學費,答案其實沒那么簡單,擺爛是一種無奈的自嘲,但如果能用好這段陣痛期,補齊青訓短板,搞好球員管理,哪怕成績起伏也能接受,怕就怕選帥思路反復橫跳,今天說要體系,明天又要成績,主帥成了“背鍋俠,那還是老劇本,換誰都沒用,這幾年日韓的青訓體系、聯賽建設其實都是有章可循的,人家不是靠一兩個天才球員爆冷,而是靠系統性投入,國足如果真想縮小差距,選帥只是第一步,后面還有一堆硬仗要打
再說回這次東亞杯,雖然1勝2負說不上多丟人,但過程和內容確實不讓人樂觀,和日韓的差距不是靠一兩個換人、幾個新戰術就能抹平的,歸化球員這條路目前看也沒啥大突破,球員個人能力、比賽態度都需要重新打磨,輿論場上已經不少人喊“別再玩虛的,該推倒重來了,宋凱這波選帥,注定是一次高風險操作,選對了,能給國足爭取到喘息和調整的窗口,選錯了,可能還沒等到2030,下一波口水仗就要開場
總之,東亞杯1勝2負的結果,是一次照妖鏡,照出了國足目前的真實水平,也把選帥這個老話題重新擺上了桌面,宋凱這回很可能會做出系統性調整,薪資、權力、目標都要重新梳理,未來主帥是誰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國足要想沖出亞洲,光靠換主帥遠遠不夠,體系和耐心才是關鍵,球迷們這回是時候多點理智,少點幻想,畢竟現實已經擺在這里,喊口號沒用,能不能走出低谷,關鍵看這一次選帥到底能不能“選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