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的后腰這幾年真是讓人操碎了心,過了鄭智、蒿俊閔那一代,后面這班人怎么看怎么都差點意思,比賽一到中場,誰能把球穩下來、誰能把節奏帶起來,這事兒就跟買彩票一樣,全靠臨場發揮,最近這兩年大家都在說王鈺棟、蒯紀聞、劉誠宇這些新星冒頭了,可你要真看比賽,發現他們雖然出場機會多了,但也就算是新人輪換,真正能扛大旗的還沒影兒,反觀U20國青的核心依木蘭,曾經在亞洲杯上是絕對中場節拍器,現在卻成了山東泰山B隊的“邊角料,一年才打了仨中乙,問題真的不小
說白了,國足后腰這塊兒,已經成了所有看球的人的共識難題,從世預賽到東亞杯,王上源和黃政宇輪著試錯,廖錦濤經驗明顯不夠,誰都扛不住大場面,外加傷病、狀態起伏,國足后腰這條線,真的就是“腰無力,就算偶爾能頂住一陣,也總是被對方外援一撞就丟,再往下看,球迷們都把希望寄托在了00后新生代身上,可偏偏最有點靈性的依木蘭,連中超都踢不上,反倒在中乙混日子,這不是擺爛是什么
其實依木蘭在U20亞洲杯上的表現,真不只是“國青核心那么簡單,球場上那種發牌型的中場、調度球的節奏感、技術細膩度,放在國內同年齡段里絕對是異類,踢球風格有點像低配版布斯克茨,他不是純防守型后腰,而是那種能出球、能控節奏,還能在高壓下做選擇的人,可惜山東泰山一隊用人思路太老派,崔康熙那會兒就是迷信老將,年輕人機會寥寥,國青7個精英上來,結果一隊只給了史松宸一個名額,依木蘭的成長速度硬生生被拖慢了,說句實在話,別說走職業巔峰,連自信心都快被打沒了
問題來了,依木蘭這樣類型的球員,最需要的是高水平的比賽錘煉,天天在中乙跟一幫老油條、半業余選手攪和,技術和意識只會越用越生疏,球迷都說“暴殄天物,不是沒道理,眼下國內俱樂部對年輕后腰普遍沒耐心,尤其是那種需要戰術體系支持的組織型后腰,教練們更信任防守型“工兵,一看小孩有失誤,立馬就摁冷板凳,這路子,真不是依木蘭能成材的土壤
再說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王鈺棟要去漢堡這種消息,基本都是捕風捉影,真要說靠譜的留洋機會,反倒是葡萄牙波爾蒂芒人對依木蘭的興趣,已經被當地媒體證實,只不過這事趕上依木蘭要備戰全運會,暫時擱置了,波爾蒂芒人不是啥大豪門,但培養年輕人的經驗真不少,像中國球員這種基礎好但對抗差、體能弱的特點,歐洲俱樂部有成體系的營養師和體能教練,能幫他把短板補齊,去歐洲踢球不僅能漲經驗,更能在戰術和身體兩端都有提升
此情此景,其實挺令人唏噓,國內球迷也不是沒耐心,但看見最有靈氣的后腰踢不上球,心里難免不服氣,大家都明白,國足后腰這個位置太需要能傳能控、有腦子的球員了,依木蘭留在泰山B隊,最多就是混個出場,長遠看,對國家隊和球員自己都沒什么好處,放眼看去,能不能留洋,其實是他職業生涯的分水嶺
你說巧不巧,這種“中場天才踢不上球的戲碼,十年前有,十年后還在發生,說到底,還是國內青訓和用人體系的問題,教練們看重眼前成績,俱樂部怕輸球,誰還敢冒險用20歲的后腰打主力,球迷們嘴上喊著“給年輕人機會,但真一出失誤,噴得比誰都狠,這種雙標心態,也是中國足球的無解死結之一
當然,也別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留洋上,歐洲聯賽淘汰率極高,依木蘭若真走出去,能不能站穩腳跟還是問號,但至少這比在中乙“擺爛強太多了,哪怕是替補,哪怕是租借,能進到更高一級的訓練體系,已經是進步,畢竟,國足后腰的危機不是某個人能解決的,只有更多像依木蘭這樣有靈氣、有技術的球員走出去,整體環境才會慢慢好起來
最后一句,依木蘭的選擇其實也是所有中國足球青訓球員的縮影,是繼續在舒適區當“雞肋,還是邁出那一步去挑戰未知,答案其實很簡單,球迷們其實都等著他給個痛快的“點贊回懟,別讓天賦被埋沒在沉默和等待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