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二姐,你的追劇寫作成長搭子。
很多人都說,劉暢死的時候,李幼貞的反應過于平靜了。
作為劉暢的妻子,她連蹲都懶得蹲一下。
只是默默地站著,看著劉暢痛苦倒地死去。
最后,她直接冷漠轉身離開,獨自找了一棵樹,準備尋死。
但同樣是喪夫,何惟芳在看到蔣長揚被寧王捅死的時候,反應卻完全不一樣。
事后,何惟芳不但沒有消沉,反而重新又把生意做了起來。
看懂兩段不同的婚姻,兩個女子不同的選擇,才發現:
與誰偕老不過只是表象,如何與自己相處,才是貫穿一生的修行。
PART 01
不要奢望用別人的光,來照亮自己的人生。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內在人格不完整的人,總是需要找補。
劉暢跟李幼貞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幼貞始終抓著劉暢不放,不過是因為她的內心,放不下去過去那段純粹的美好時光。
她的純粹,在答應寧王嫁給武家時,就已經丟了。
從此,權勢加身,一發不可收拾。
但三年后再見劉暢,她發現劉暢依然有這少年時的骨氣和純粹。
所以她以為,只要抓住劉暢,就能找回曾經的自己。
劉暢對何惟芳的糾纏,也是出于這樣的心理。
他羨慕何惟芳能勇敢為自己爭取,痛恨自己活得不夠獨立和勇敢。
他以為把何惟芳囚禁在自己身邊,便能補足自己內心的那份空缺。
劉暢跟李幼貞,都妄想用別人身上的光,來照亮自己,拯救自己。
可是,別人的光再亮,也無法真正點燃他們內心的燈。
劉暢死后,李幼貞心中虛假的光源消失了。
無盡的黑暗吞噬了她,她只能選擇了卻自己。
何惟芳跟蔣長揚雙宿雙飛,劉暢尋找的光也離他而去。
當他轉而找到李幼貞,想要重回過去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PART 02
缺失者索取,完整者創造。
在燒尾宴上,劉暢捂住何惟芳的嘴,讓她親眼目睹蔣長揚的死。
他以為,這樣的打擊,可以磨滅何惟芳的斗志,從此何惟芳便會任他擺布。
但他低估了何惟芳內心的力量。
何惟芳當初6次倒追蔣長揚,早就已經做好了失去蔣長揚的準備。
她曾經對蔣長揚說:
“你以為,我是沒了夫君,就會殉節吊死之人嗎?
還是你覺得我弱不禁風,無力自保?
我既然敢選你,便可以承受有朝一日失去你。”
所以,哪怕失去了夫君,何惟芳依舊是那個清醒獨立,有腦子有能力的女人。
為什么?
因為何惟芳早就在一次次的磨難中,練就了強大的自我創造和自愈的能力。
她向往自由,就自己想辦法脫離劉府,經商養活自己,精神獨立、經濟獨立。
她想要愛情,就主動爭取,拿得起也放得下。
她有救世之心,就自己踏踏實實去做。
內在人格完整的人,都懂得:
但凡索求,就會痛苦;
真正的幸福,都是自己給的,不能指望其他人。
PART 03
真正的救贖,是成為自己的彼岸。
曾經讀到過一段話:
“你缺少自信,就會特別迷戀那種自信滿滿的人;
你缺少勇敢,就會特別喜歡那種有擔當的人;
你缺少陽光,就會特別中意那種燦爛的人;
你缺少果敢,就會特別喜歡那種有決斷力的人。
當你遇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內心空缺的人時,你就對他產生一種依賴,就會覺得自己終于有救了。”
所以,我們越缺失什么,就越會想去尋找什么。
表面上看,劉暢和李幼貞,都在追求各自認為的愛情。
事實上,他們真正想要的,不過都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他們把對自己的期望,投射到了別人身上,以為這樣就可以拯救自己。
可是,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水中花、鏡中月,永遠不屬于他們。
想要真的得到救贖,就該主動去完善自己,讓自己發光,而不是去借別人的光。
唯有成為自己的光,才能照亮前行的路;
唯有安頓好自己的靈魂,才能在與他人的聯結中,收獲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劇里劇外,多的是苦苦追尋“彼岸”的人。
但是,“彼岸”從來都不是某一個能填補我們空缺的人,而是那個最終能與自己達成和解的“我”。
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擁有滋養內心的力量;
成為自己堅實的依靠;
那份因缺失而產生的焦灼追尋才會停止。
這,才是超越所有外在關系的終極救贖。
與自己和平相處,才能幸福地共度余生。
以上,共勉。
我是二姐,用讀寫重啟人生,找尋人生的多一種可能。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點贊轉發,或者留言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分享,如侵權煩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