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7日訊 今年以來,泰安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通過聯合巡查、強化應急救援、智慧化升級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提升京杭運河泰安段航道養護能力和通航保障水平,為泰安水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聯合巡查除隱患 護航航道安全暢通
為確保航道安全暢通,中心聯合局執法支隊、屬地交通部門及相關管養單位,對航道沿線設施開展常態化巡查,重點檢查19座標志標牌、22個浮標及跨航道橋梁的防撞設施,確保其功能完好、標識清晰、穩固可靠。上半年累計開展航道巡航8次,巡航里程超600公里,督導八里灣船閘管養單位4次,利用航道測量設備對湖區航道和鄧樓船閘以南水位情況測量2次,累計發現并整改航標移位、橋梁警示牌、航道標識標牌顏色淡化等問題4項,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中心還組織召開航道安全形勢分析會,聯合多部門研判風險隱患,重點檢查防汛防寒物資儲備、矛盾糾紛化解等情況,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省廳組織的全省航道養護技術核查中,泰安市憑借規范的制度建設和高效的養護成效,三年蟬聯全省內河航道養護第三名,獲得專家組高度評價。
應急救援再升級 筑牢水上安全防線
為全面提升水上應急救援能力,中心嚴格落實山東省內河水上交通應急物資配備要求,依托省級專項資金打造泰安市內河應急物資庫,配備無人機、水下機器人、沖鋒舟、救援船等7大類19項應急救援設備。上半年,先后開展2次實戰演練和專項培訓,確保救援人員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范,真正做到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為轄區水上通航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慧賦能航道管理 提升航道安全能級
中心緊跟數字化浪潮,以“智慧航道”建設為抓手,實現51公里電子航道圖全覆蓋、航標水位自動監測、航道智能巡檢,形成“一網感知、一體協同”的智慧航道網絡。基于船舶在航道應用場景,中心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應用RFID船舶識別系統,配置千余片密鑰芯片,用于認證船載電子標簽對內河航運船舶身份的識別,融合衛星定位、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智能過閘新模式,實現“登記不上岸、繳費不見面”,過閘效率提升60%以上。京杭運河東平湖區段航道基礎設施觀測點成功入選山東省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科學觀測網第二批試點,申報的港航監測監管系統建設項目被省廳列入2025年重點項目建設清單。這些智慧化舉措不僅被列為省級數字化典型案例,更通過實時監測、智能預警等功能,為航道安全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數字保障,推動泰安航道管理邁入智能化新階段。
下一步,泰安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將持續推進航道管養精細化、智慧化,深化新技術應用,優化通航服務,為打造“安全、暢通、綠色、高效”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貢獻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程志 通訊員 白緒濤 泰安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