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芳 通訊員 梁格格
交通安全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系著地方發展。今年以來,山東沾化區下洼鎮聚焦群眾出行安全痛點,創新推出“源頭管控、防護升級、路面勸導”三管齊下工作法,織密織牢交通安全防護網,有效提升群眾安全出行意識與防護能力,為鄉村振興鋪就平安底色。
管源頭:購車即上“安全鎖”,隱患止于萌芽時
“以前光賣車,現在賣車的同時還得當好‘安全宣傳員’。”下洼鎮雅迪電動車銷售點負責人王老板一邊熟練地為新車張貼反光條,一邊向記者介紹,“鎮里要求我們,每賣出一輛車,都必須配上頭盔、貼上反光條、發明白紙,給顧客講清楚安全要求。這是對顧客負責,我們也覺得很有必要。”下洼鎮將治理關口前移至銷售終端,緊盯鎮域內5家電動車銷售點,構建起“銷售即管理”的源頭治理新模式。在銷售一線,工作人員主動為新購及維修的電動車張貼醒目反光條,并為駕乘人員同步配備安全頭盔、發放交通安全明白紙,將安全規范“硬要求”前置植入購車環節。截至目前,該鎮已完成120余輛新購電動車的標準化管理,并開展進店專項督導5次,有力規范了銷售市場秩序,從源頭上遏制了不規范駕駛行為的發生,為交通安全上好“第一把鎖”。
管防護:頭盔織密“防護網”,安全意識入民心
“以前總覺得戴頭盔麻煩,現在村里發,還有專人教怎么戴才舒服、才安全,聽了那些事故案例,想想都后怕,現在出門騎車戴頭盔是頭等大事!”在東下洼村村口的頭盔發放點,剛領到新頭盔并學會正確佩戴的村民張洪普深有感觸地說。下洼鎮持續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宣傳暨頭盔發放活動,計劃向全鎮62個村莊發放安全頭盔1萬余個。為提升效果,該鎮在村委會、村口廣場等人流集中處設立固定發放點,并配備經過專業培訓的“安全輔導員”。輔導員現場“手把手”指導群眾規范佩戴頭盔,同步開展生動易懂的交通安全知識科普,讓“戴盔出行”從要求內化為習慣。目前,已累計發放安全頭盔3812個,群眾主動佩戴頭盔的防護意識顯著提升。
管路面:勸導服務“零距離”,文明出行成風尚
“大爺,您看這車速快,不戴頭盔萬一摔了多危險!來,我幫您把頭盔系緊點。安全第一啊!”在下洼鎮主干道十字路口的交通勸導服務站,身著反光背心的勸導員劉建林正耐心勸導一位未戴頭盔的老人。路面是守護安全的“主戰場”。下洼鎮在轄區各村主要路口科學設立交通勸導服務站,每站配備2-3名像劉建林這樣經過專業培訓的勸導員。他們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柔性原則,重點對電動車駕乘人員未佩戴頭盔、逆行、闖紅燈等不文明及危險行為進行及時勸阻和糾正。同時,勸導站還提供安全頭盔補發、為車輛增貼反光條、發放道路交通安全手冊、播放警示教育視頻等“面對面”宣傳服務。目前,已累計勸導各類不文明交通行為800余起。“看到大家安全意識提高了,違規的少了,我們苦點累點也值得。”劉建林笑著補充道。如今,“人人守規矩、路路皆暢通”的良好出行氛圍正在下洼鎮逐漸形成。
從銷售門店的“第一公里”源頭把控,到頭盔發放的“關鍵保障”提升防護,再到路口勸導的“最后一米”柔性執法,下洼鎮以系統思維構建起覆蓋交通行為全鏈條的治理閉環。“三管齊下”不僅筑牢了看得見的物理防護網,更在群眾心中樹起了牢固的安全意識防線,“平安出行”正悄然改變著鄉村的出行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