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秒,4枚精確制導炸彈撕裂夜色。2025年7月16日凌晨,大馬士革西郊的總統府再無往昔安寧。根據《耶路撒冷郵報》最新報道,過去一周內,敘利亞南部沖突死亡人數已突破270人,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證實,蘇韋達省僅三天內平民傷亡超兩百人。這不是噪音,是現實的碎片。
敘利亞南部的權力真空
大馬士革的空氣里混雜著焦灼與硝煙。蘇韋達省的德魯茲人聚居區,最近陷入失控狀態。根據聯合國數據,2025年6月初,敘南部地區已有超過3萬人因戰火流離失所,醫療資源告急,沖突雙方均有平民死傷。
朱拉尼政權,去年在美方斡旋下上臺,原本承諾穩定與改革。可在地緣矛盾交錯下,新政權的軍隊選擇了強行鎮壓,兵鋒直指德魯茲青年武裝。僅7月13日一場沖突,就讓203人失去生命。德魯茲武裝與貝都因民兵的報復,拉開了南部全面失控的序幕。
以色列政府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關切。國防部長卡茨在特拉維夫對媒體強調,保護“同胞”德魯茲人是以色列的責任。以色列軍情部門早在6月初就多次預警,敘利亞新政權對南部少數族群的高壓政策極可能引發地區劇變。最新衛星圖像顯示,蘇韋達省邊境武裝集結明顯,民兵旗幟與以色列國旗同時出現在多個村鎮。這種“事實上的緩沖帶”,正在悄然形成。
誰在主導中東新秩序?
7月14日,以色列空軍一度鎖定敘軍南下車隊。無人機實時傳輸的畫面顯示,目標車輛遭到精準打擊。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對外表態,所有軍事行動都嚴格遵循“最小傷害原則”。但第二天,大馬士革的夜空再度被爆炸點亮。
總統府、國防部、總參謀部成為空襲目標。央視國際頻道公布的現場畫面顯示,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波及數公里以外,至少3人死亡,30余人受傷。敘利亞衛生部證實,國防部大樓結構被嚴重破壞,數十名工作人員被緊急疏散。
朱拉尼總統本人在襲擊發生時恰好未在府邸。消息人士透露,事發當天,總統府一度斷電,通訊中斷。事后,敘利亞新政權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公然侵犯國家主權”。但以色列國防軍高層在社交平臺冷靜回應:“任何對德魯茲人的繼續攻擊,都將面臨更猛烈的回擊。”
美國國務院第一時間發出呼吁,要求敘利亞與以色列雙方克制。國務卿魯比奧表達“嚴重關切”,但以色列政府并未做出任何實質回應。特朗普團隊通過美聯社放話,建議以色列“暫停軍事行動”,但空襲并未停歇。美以之間的“盟友默契”,在這場危機中出現罕見裂痕。
朱拉尼的困局與以色列的謀算
朱拉尼政權的脆弱早已暴露無遺。S-300防空系統2024年底已被俄方撤走,中國制造的雷達站在6月初空襲中損毀。敘利亞現有防空火力零星、指揮失序,面對以色列F-35I戰機幾乎無從應對。
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并不復雜。以色列軍情局(AMAN)6月發布的安全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北部邊境“安全緩沖帶”已成既定政策。以軍近期在加沙、黎巴嫩、敘利亞多線高壓,意在防止任何可能威脅本土安全的力量在邊境集結。蘇韋達省德魯茲人升起以色列國旗,是以色列軟硬兼施戰略的直接成果。
中東研究協會2025年6月的分析顯示,敘利亞南部2萬平方公里的“無人地帶”,正成為以色列布局的重點。德魯茲人長期分布于敘、以、黎三國,歷史上與以色列關系微妙。當前局勢下,德魯茲武裝主動尋求以色列庇護,客觀上加速了敘利亞南部權力的重組。
新政權的合法性被不斷削弱。朱拉尼本人曾是“沙姆解放組織”頭目,盡管換上西裝,國際社會仍對其背景充滿疑慮。特朗普政府在5月與其會面,宣布解除部分經濟制裁,試圖“拉攏”朱拉尼,隔離伊朗勢力,推動以敘關系正常化。但以色列對于朱拉尼的態度始終冷淡,認為其政治根基不穩,難以成為可靠盟友。
大國博弈下的“沉默”
俄方在2025年6月初已將大部分軍事顧問撤離敘利亞,公開強調“不介入地區內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中旬僅表示“密切關注局勢”,未有進一步動作。伊朗自5月以來在多線受創,國內經濟壓力與軍事損失并重,無力對敘利亞局勢施加實質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緊急召集安理會閉門磋商,強調“各方應盡快恢復對話,避免人道危機進一步惡化”。但安理會并未通過任何強制決議。聯合國人道事務辦公室警告,大馬士革及南部地區人道局勢急劇惡化,至少有12萬人需要緊急救助。
美國的“呼吁克制”聲量在以色列空襲面前幾乎被淹沒。拜登政府在中東政策上面臨內外兩難:一方面要維護以色列安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顧及新扶持的敘利亞政權的存續。特朗普團隊對外表態“不會讓敘利亞重新陷入無政府狀態”,但在真實權力博弈中,華盛頓可用的籌碼日益有限。
敘利亞政權的崩塌邊緣
敘利亞現政權的危機不僅僅來自外部空襲。德魯茲人與政府軍的矛盾,已演變為南部地區的實質“割據”。醫療系統癱瘓,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大量平民流離失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6月報告,大馬士革及周邊醫院床位利用率已達120%,部分傷者被迫轉移至約旦、黎巴嫩境內治療。
朱拉尼政權當前的最大困境,是既要防止內部秩序完全失控,又無力對抗以色列的軍事壓力。德魯茲人公開升旗事件成為標志性節點。敘南部多地已呈現事實自治,中央政府幾乎喪失有效控制力。
以色列的態度極為強硬。空襲結束后,耶路撒冷方面沒有任何道歉或解釋,國防軍高層表示“行動將持續到德魯茲人安全為止”。以色列媒體普遍認為,未來幾周類似打擊還將繼續,敘利亞南部甚至可能出現新的“以色列控制區”。
戰略意圖與現實沖突
對于以色列而言,敘利亞南部的穩定直接關乎本國北部安全。加沙地帶、黎巴嫩邊境接連發生火箭襲擊事件,促使以色列加速多線防御建設。2025年6月,以軍已在戈蘭高地周邊部署新一代“鐵穹”防空系統,邊境防衛升級明顯。
以色列國安委員會最新戰略評估顯示,南部緩沖帶的設立將大幅降低邊境沖突風險。德魯茲武裝的自治訴求與以色列的安全需求,在當前形勢下實現了“利益重疊”。多家智庫認為,敘利亞南部未來將逐步納入以色列的“非正式影響區”。
但這種現實調整也帶來新的風險。敘利亞政權的合法性受到進一步侵蝕,周邊國家對局勢發展高度警惕。國際紅十字會呼吁各方保障人道通道暢通,防止大規模人道災難。
參考資料:以色列空襲敘“總統府”附近等地致1死18傷
2025-07-17 09:24·臺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