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邊還在為996吵得不可開交、為大廠決定“晚上九點必須下班”而感慨“反內卷”,隔壁日本的公司卻已經快人一步,在“下跪招人”后發展成了“逼著員工下班”、“逼著員工休假”了,這幅奇景讓人難以想象,簡直像是另一個平行時空。
但事實正是如此,日本職場的“用工荒”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不是日本人不想從員工身上撈油水,而是再撈就該沒人可撈了!
日本的就業環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們有可能復刻這種情況嗎?
本文所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及文內
跪地求人只是個開始
過去我們提到日本職場,大概腦子里想象到的畫面都是“內卷”,比如總是深夜不熄的寫字樓、地鐵上因為缺少睡眠站著也能睡著的西裝革履上班族,以及那種壓的人喘不過氣的“過勞死”文化,可現在的情況卻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同。
先是招聘會上的“反向招聘”,HR拿著公司資料“下跪求人”,相比高高在上地篩選畢業生,更像是讓各位畢業生“給自己公司一個機會”。
本來這就已經相當“震碎三觀”,結果沒想到更讓人震驚的還在后面。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周三下午五點半,一個日本打工人坐在工位,正在盤算著下班回家還能不能吃上一口熱乎飯,辦公室的廣播準時響起,一個溫柔女聲在廣播中提醒,今天是“禁止加班日”,要大家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這并不是從《意林》、《讀者》上節選下來的“國外月亮圓”,而是許多日本公司的日常。
或者說溫柔女聲來提醒已經算是相當溫和的做法,有些公司更狠,直接給員工電腦裝上監控,每天電腦幾點開機幾點關機,工作幾分鐘都看的一清二楚。
系統甚至給你算著“加班額度”,該關電腦時不關就自動累積,一個月累計超過20小時,都不用老板開口,勞動局的電話就可能直接打到公司了。
對那些被HR“下跪求人”招進來的年輕畢業生,很多公司更是“寵上了天”,入職第一年不許加班,時間一到必須立刻關上電腦拎包走人,在把別的福利都“說盡”了之后,如今企業招聘最吸引人的已經不是年終獎有多厚,而是簡簡單單一句“我們不加班”。
難道說日本就沒有那些“資本家”?還是說他們良心未泯,決定“立地成佛”了?
不是老板發善心,是打工人不陪你玩了!
答案非常簡單,日本的職場現在已經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人求事”了,甚至可以說已經徹底變成了“事求人”,在我們還在“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時候,他們已經變成了“我不干還有誰來干”。
勞動力成了珍稀的賣方市場,于是不愿意再卷生卷死的年輕人就突然發現,自己才是那個有資格挑三揀四的“甲方”。
如果看數據這一數字會更加驚人,去年日本畢業生的就業率超過了98%,再加上各種“畢業后有其他安排”的情況,這意味著只要大學生想工作,就沒有找不到事干的。
應屆生人均手握好幾個錄用通知,工資社保已經成了最基礎的“競爭項目”,這些大學生在比較的從來不是誰拿的更多,而是哪家公司的午餐更好吃。
企業為了搶到一個畢業生簡直把姿態“放到了塵埃”里,薪水一漲再漲,今年日本畢業季應屆生人均月薪超過25萬日元,這放在毫無工作經驗的社會新人身上簡直難以想象。
就像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那件事,HR在街頭雙膝跪地給路過的學生分發傳單,這在我們看來簡直匪夷所思,但是卻那么真實地在咱們的“鄰國”上演。
而我們都知道曾經的日本并不是這樣,他們的打工人照樣當著“牛馬”,忍受著“前輩”的打壓。
事實上日本也確實曾有過漫長的“就業冰河期”,大學生畢業就等于失業,無數年輕人為了保住職位被迫忍受日本從上到下的高壓,心甘情愿地在辦公室當“很會讀空氣”的高情商人才,把加班當成“我比別人更能創造價值”的展現。
而現在支撐這一切的底層邏輯已經崩塌,日本正被老齡化和少子化這兩只手死死扼住喉嚨,一年下來的新生兒只有七十多萬,又有那么多老年人需要供養,“新鮮血液”稀缺到了這個地步,你不拿點真金白銀和人文關懷出來,誰還愿意為你賣命?
于是企業老板也很聰明地在“少賺點錢”和“關門大吉”中選擇了前者。
當然在這之后的推手也功不可沒,日本強制推行的休假已經進行了六七年,這并不是“建議雙休”,而是實打實地“加班就打”,他們給加班時長劃上紅線,幾乎“逼迫”員工休年假,甚至早早開始嘗試“上四休三”。
這種效果肉眼可見,只是苦了各大公司的HR,要在招人留人上賣點力了。
理想永遠豐滿,現實依然骨感
這種狀況聽起來很美好對嗎?但是這種“紅利”也并不是惠及了所有人,即便就業形勢一片大好,也并非所有人都沐浴在陽光下。
即使是在現在的日本,服務業、建筑工、程序員等行業依然是加班的重災區。
而對在日留學的外國人來說那種夢幻的就業率更是“完全成了一場夢”,刨除語言和文化壁壘,真正能擠進日本職場的留學生少之又少。
更扎心的是盡管公司開出的起薪越來越誘人,但對于大多數日本人而言都并沒有享受到紅利,他們的實際工資三十年來幾乎原地踏步,工資名義在漲,但購買力并沒有本質提升。
但是日本職場的這場“身份逆轉”依然值得我們思考,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加班已經幾乎成了一種“文化”,工作本該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因工作而無法享受生活的大有人在。
而且現在我們的出生率也在逐年下滑,也許有一天,日本職場的今天就會在我們的身邊復現。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