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將舉行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韓媒體曾報道,中國通過外交渠道詢問韓國總統李在明是否出席9.3閱兵。
不過李在明可能拒絕出席中國閱兵式。之前李在明表示要改善中韓關系,到中國參加閱兵式對改善中韓關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是又有消息表示現在李在明變了卦,理由是要開展對等外交,也就是在中美之間要尋求平衡,實際上還是對美亦步亦趨。
7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在舉辦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時會邀請外國領導人參加,有人問韓國會不會來參加,發言人表示中國與各國保持溝通。這就是變相回答了中國會邀請韓國總統來參加閱兵式的問題。
沒想到沒幾天后韓國傳出消息,李在明可能不來中國參加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7月15日,韓國總統辦公室表示,李在明向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的領導人發出正式邀請,中美俄日等國領導人現在被邀請之列。
李在明請他們于今年10月31日到韓國來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看樣子好像是李在明要忙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一事。
要知道,9月3日的閱兵式距離10月31日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距離9月3日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韓國準備這一峰會的時間非常充足,更何況這個事情是具體官員去承辦的,也不需要李在明親自操作。李在明邀請各國領導人到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時候,日本等國都在被邀之列,也可以理解為李在明想利用這次會議在中美日俄之間進行撮合。
近年來韓國政壇越來越支持日本和韓國和解,有人甚至認為不應該對日本侵略朝鮮半島的事情進行計較。這股風越刮越猛,李在明也可能受到了影響。
還有人認為李在明不想到中國來參加閱兵式是因為與他的首次出訪活動有關。韓國歷屆總統登臺以后首次出訪國家多是美國。如果李在明到中國來參加閱兵式活動,將是其上任以來的第一次外訪活動。
李在明在競選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要改善中韓關系,但是上臺以后又開始飄忽不定,并且李在明之前曾經承諾要改善朝韓關系。
上臺之后也確實這么做了,停止對朝廣播,并準備追究向朝鮮發送氣球傳單的人的責任,但是廣播是暫停的,現在已經過去好長時間了,向朝鮮發送氣球傳單的人并沒有被追究責任。
就在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了新一波的關稅命令,這一關稅命令是對4月2日的對等關稅的調整。之前特朗普要求從4月2日到7月9日,其他國家要與美國進行談判,讓美國滿意。
也就是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但是美國可以征收其他出口產品的關稅。不過很多國家都沒有與美國完成貿易談判,只有英國與美國完成貿易框架的談判,越南和印尼和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
中國只是和美國談了兩次,降低了關稅水平,沒有簽訂貿易協議。韓國也沒有和美國簽訂貿易協議,談判也不多,這不是因為韓國像日本、印度一樣想和美國對抗,更不是像中國和加拿大那樣對美國進行反擊,而是韓國政壇一直混亂。
去年冬天尹錫悅突然發布戒嚴令,結果被趕下臺,直到前不久韓國才完成新的選舉。韓國在這期間根本沒有精力和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交涉。現在李在明已經登臺了,沒想到剛登臺就被特朗普用關稅大棒重重一擊。
李在明這個時候加強和中國的聯絡,怕進一步刺激美國,雖然特朗普現在在改善對華關系,但是之前特朗普對中國開戰失敗才向中國屈服,并不意味著特朗普以后不再對中國發動打擊。
對那些親華的國家,特朗普有可能首先對其進行教訓,特朗普很難對付中國,但是對付這些小國還是有能力的。李在明想利用這段時間和特朗普就關稅問題達成令雙方滿意的協議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要以這個事情為借口不參加中國的閱兵式,也不是正當的理由。
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并不影響到中國來參加閱兵式。因此不管從某個角度來考慮,李在明都是怕得罪美國李,在明上臺后,本就忙于應對美國關稅威脅,韓國此番決策更像是在看著特朗普的臉色行事。
在競選期間,李在明的支持率一再走高,最后成功競選。現在的支持率達到了64.6%,李在明的支持率這么高,是因為李在明在競選的時候做出了很多承諾。
上臺以后就派出了一個代表團到中國來訪問,并停止的對朝廣播,這都使韓國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所以支持他的人比較多。
不過如果李在明像之前的韓國領導人那樣選擇親美而打擊中國,韓國的經濟又會一落千丈,他的支持率又會下滑,他可能也無法逃脫青瓦臺魔咒的影響,所以李在明在對待中韓關系的時候一定要審慎,不要出爾反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