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從去年就開始說的那個“網絡身份證”嗎?
就在昨天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 6 部門聯合公布的《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簡單來說,從今以后,咱們上網就可以用“網絡身份證”了。
其實網絡身份證的事情,黑馬前兩年就和大家聊過,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家普遍把“網絡身份證”和“實名制上網”劃做等號。
其實是有點子荒謬的。
總結一下,這個“網絡身份證”就是給身份證穿了個加密馬甲。
比如在一些電商平臺、APP實名認證的時候,如果你不想讓你的身份證號碼在注冊的時候露出,增加個人信息的暴露風險,那么你就可以使用你的“網絡身份證”。
這么說可能還是不太直觀,黑馬直接上手演示一下。
首先,需要先下一個叫國家網絡身份認證的APP,選擇申領“居民身份證”,把實體身份證放到收集NFC區讀取信息,再進行人臉識別、關聯手機號碼,最后再設置一個解鎖口令。
(手機沒有NFC功能的朋友可以用別人的手機“代領”,成功后再在自己手機上登錄就行)
你的網絡身份證就申請好了。
然后你就可以獲得一個和身份證號碼不一樣的“網號”和二維碼網證。
注意哦,網號是與自然人身份信息對應的網絡身份符號,由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
網號的使用場景,就是替代你原本需要就使用身份證信息的場景,比如注冊賬號實名身份信息,旅游的時候實名制購買景區門票等。
而且互聯網平臺在接入網絡身份信息認證的服務后,用戶如果選擇使用網號、網證進行登記或核驗,那么平臺是不可以要求用戶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的。
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用戶主動提供。
未成年人需要在監護人協助下進行網絡身份證申領,同時大家要注意申領網絡身份證需要使用在有效期內的實體居民身份證,否則需要先換領或者補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沒有規定大家必須要使用“網絡身份證”,如果你不愿意申領,那用你本來的身份證號也是沒有問題的。
我知道肯定有朋友要問,說是為了咱的隱私安全著想,結果還要再重新下載一個APP,這不變相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風險嗎?
黑馬也專門瞅了一眼,這個APP的主辦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你的身份信息本來就在人家那。
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已在部分互聯網平臺和政務服務、教育考試、文化旅游、醫療衛生、郵政寄遞、交通出行等行業領域開展了試點應用。
比如淘寶、京東、小紅書、微信、航旅縱橫、12306、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等常用平臺目前都已經支持網證進行身份核驗。
實際上網絡身份證除了在信息保密上非常實用外,也大大減輕了大家對實體證件的依賴。
我是說如果啊,將來除了一些敏感業務還需要實體證件之外,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過電子證件、網絡證件認證,那咱出門不就方便多了嗎?
出門揣個手機就行,上飛機高鐵、入住酒店都可以通過網絡身份證登記(目前酒店入住要看具體情況,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的酒店支持網絡身份證核驗),也不用擔心證件丟了還要掛失補辦麻煩得很。
實際上我們發現,近幾年,這種證件電子化的趨勢發展得特別快:電子社???、電子駕駛證、電子公交卡都已經出現了。
而大家也越來越習慣在線上處理事情,比如電子病歷共享、線上政務服務辦理(“一網通辦”身份核驗)、在線購票、酒店預訂。
正是因為大家越來越多依賴互聯網辦理各種業務,個人身份信息的保護才顯得越發重要,而網證就是順應這個大潮,給咱線上生活再加一道安全方便的“鎖”。
盡管當下,網絡身份證可能存在感不高,但隨著支持的平臺和地方慢慢鋪開,黑馬覺得網絡身份證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撰文:柯然
編輯:小馬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