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公館? 公館是舊時代達官顯貴、文化名流的會居所 ,起源于19世紀末的上海 ,在20世紀30年代達到全盛。四川在抗日戰爭時期,作為抗戰大后方,當時全國各地達官顯貴 ,文化名流,紛紛大舉入川 ,加上成都本土軍閥,有權有錢有勢居住的高門大院 ,構成了四川公館。
什么是公館菜?公館主人們對衣食居住都很講究 ,尤其對烹調技藝的追求 ,更是“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 , 因而形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它不僅豐富了川菜菜品 , 而且大飽了老成都人的口福 ,把這些公館內的川菜珍品 , 稱為“公館菜”。
老成都公館菜與全國知名的山東孔府菜、北京譚家菜 ,都屬于公館菜性質的私家菜 ,不同的是, 成都的公館菜不是來自一家一姓 , 而是來自老成都的張、 王、李、趙眾多公館的私家菜。
老成都公館菜固然是私家菜 ,但它并不是成都的市井菜 , 市井菜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品 ,公館菜卻是適應個人需要、家庭需要的非賣品。公館菜歷來深藏在深宅大院之中 ,是專供官員、 富人享受的專用品 , 一直與市場隔絕 ,至于如何把公館菜由非賣品轉變為商品 ,正是歷史公館菜的一項創舉 ,也是川菜歷史上值得記載的一件盛事 ,至少 , 它拯救了這個行將消失的公館菜體系。
今天的公館宴主題‘蓉城舊夢 ’,菜單以‘蓉城舊夢 ’公館宴為主題,旨在將川菜里的‘公館菜 ’精髓與公館文化相結合。帶我穿越時空;領略民國時期老成都公館菜的飲食風貌和人文風情。
菜單上的每一道菜都訴說著曾經公館主人的傳奇,同時也蘊含著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
涼菜的公館二十四味,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在不斷的衍變中形成了 24味,這道涼菜就是把川菜的24味通過涼菜的手法呈現出來。
公館羅漢肚:大家所熟悉的羅漢肚最早是天津地區的 一道名菜,而我們今天的這道羅漢肚是川軍將領王銘章在出川抗日時,當地老百姓為了送別將軍,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就把一些下腳料食材裝入豬肚制熟,讓將軍帶在路上食用。而將軍最終戰死在臺兒莊,馬革裹尸,詮釋了壯士出川去,歸來滿忠魂。
太婆兔腰:沒有一只兔子能活著走出成都。兔腰作為邊角料,就成為百姓的食材, 這道菜最早是來自民間,當時人們把兔腰煮制過后加入紅油等作料拌制,味道極好。
璽上加喜:選用樂山沐川的魔芋制作而成,搭配的是川菜24味型的酸辣味。用傳國玉璽的樣式盛裝,寓意璽上加喜, 好事連連。
最驚艷的無疑是醪糟紅燒肉,份量足,視覺沖擊力強,據說是楊森請客時的必選,而且要準備2份!
川菜大師黎叔也來了,親自給我們做了酸菜魚豆花,葷豆花,湯色清澈,爽口宜人。大力推薦!
這家公館菜,環境很不錯,加上老板很有情懷,羅總說: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樣子,中國菜也應該有中國菜的樣子! 我通過菜品傳遞中國文化,以公館菜為載體,復興傳承老川菜。人人都消費得起,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愛上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