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敗經典。
#人民日報評亮劍等重播#
一個詞條勾起大眾回憶起多年前的經典影視劇,懷念熱血沸騰的故事,再度回味至今無代餐的經典佳作。
2005年開播,至今已整整20年,漫長歲月中,《亮劍》重播無數次,曾有5年重播超3000次的紀錄,沒有退出抗戰劇題材中央舞臺。
快節奏時代,難得尋到一部口碑屹立不倒的作品。
外在形式堆砌,缺乏內在深度和厚度,博取眼球的流量公式套用,本質上只算某一段時間的商業產物,撐不起歲月考驗,一旦時間流逝帶走新鮮感,新思潮隨新作品入侵,終淪為過往。
但真正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連骨子都在傳遞不屈不撓精神,只會在歲月沉淀中發酵,釀出濃郁味道。
即便許久未看,再次回首品味,淡去的記憶死灰復燃,終究會點燃血脈覺醒。
內核深刻,情感真摯。
抗戰背景下,《亮劍》的現實主義鏡頭展現中國軍人的抗戰決心。
保衛國與家,不畏槍林彈雨戰場,堅守故土家園,向外來入侵者拔刀,家國之愛貫穿每一集。
日本人野心勃勃,燒殺掠奪,無惡不作,他們有精兵強將,有精良武器設備,但以李云龍為首的眾戰士們從未懼怕。
李云龍帶領手下士兵沖鋒,敵人越囂張,他們越迫不及待上戰場,進行真刀真槍廝殺行動,全力打擊,將他們趕出中國領土。
敵人敢踏步向前一步,他們便眾志成城,圍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城墻,抗擊敵人。
英勇無畏精神烙印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無論如何處于哪個年代,始終散發出勢不可擋氣魄,壓制邪惡力量。
熱血精神注入血與骨,筑成血肉之軀,精神和力量的深刻,愛國情感的真摯,深深感動華夏子民。
內在精神核心精髓,是這部劇不會隨時光流逝消失,淡出大眾視野的至關重要原因。
抗戰歷史題材層出不窮,但能深刻詮釋出一部劇精神內核,獨樹一幟的作品,少之又少。
淺層面輸出,代入的深入印象停留表面,缺少靈魂共振產生強烈共鳴,往往是現在電視劇缺少的靈魂。
經典標桿的存在,離不開整體把控,包括人物塑造和情節精彩程度。
李云龍劇中有多句經典臺詞。
“什么他娘的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老子就不信這個邪!”
“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霸氣側漏藐視強敵,不服輸不認輸,李云龍為人豪放,性格倔強,英勇果敢。
面對強敵,他身上從未出現過“慫”,從來都是前進,前進,再前進。
不顧手下士兵勸阻,尚未向上級報備,李云龍立即召集隊伍,統一戰線,實施對抗策略。
善于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應對策略,幾百里以外的路程,等請示上級,敵人估計已經打到自家門口,危急時刻,李云龍堅決采取緊急自救行動。
有戰術,有謀略,運籌帷幄,掌控全局,了解敵人,絕不向敵人妥協,李云龍機智果敢的性格,帶領一群兄弟出生入死,在一次次戰爭中創奇跡,突出重圍。
同時,他還是個鐵漢柔情的人,為人重情重義。
新婚妻子,楊秀芹慘遭日本人俘虜,李云龍趕到之時,楊秀芹?被挾持,日本人以她的生命作為談判籌碼。
前面是心愛的女人生命遭受威脅,后面是一群生死相隨的兄弟面臨危機,李云龍猶豫不決 最后選擇“開炮”。
他用和楊秀芹?一樣不屈服現實,保護家國的精神,抗擊日本人,他同時用行動保全兄弟們的生命。
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不止一個李云龍,劇中每一個小角色的登場都不普通,樸素衣著掩蓋不住他們鐵骨錚錚的志氣。
英雄不止主角,不限男性,楊秀芹?死前的凜然,又何嘗不是巾幗不讓須眉氣概。
獨立團被包圍,李云龍命令魏大勇帶兄弟們走,他一人斷后。
魏大勇與眾兄弟不離不棄,勸說無果之下,打暈李云龍,所有人共進退。
獨立團不拋棄不放棄,緊緊扭成一股繩。
孫德勝堅守前線,為后方爭取時間轉移。
從集體被包圍,到沒有子彈,再到開始拔刀,騎兵團每個人都不退縮,他們拔出利劍,一次沖鋒,二次沖鋒,三次沖鋒,直至騎兵團只剩斷臂的孫德勝。
獨臂單槍匹馬,迎面是沾染兄弟鮮血的刀尖,死亡已近在眼前,但孫德勝未有一絲一毫膽怯,單手持刀,沖向敵人,死于馬下,死得其所。
魏大勇驍勇善戰,是李云龍的警衛員,也是他的左膀右臂,戰場上的他們是個形影不離的兄弟,身上流淌著同樣的熱血,熟悉彼此脾性。
一起參與太多的戰爭行動,危難中他們時刻想到眾兄弟戰士,始終將個人之危放置身后,無言的兄弟情義,體現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魏大勇死亡結局,是劇中一大意難平,送信途中遭埋伏槍殺,壯烈犧牲。
哪怕是不知名角色,他們的精神亦能展現獨立團的個性。
面對日本人威逼利誘,寧愿果敢戰死,不愿意屈服敵人手下。
“老子是386旅獨立團的,爺爺臨死也有個墊背的”
獨立團沒有孬種,個個是英雄好漢,他們持刀刺向敵人那一刻,沒有對死亡來臨的恐懼,只有戰死沙場的堅定決心。
有人說《亮劍》是男版《甄嬛傳》,指的是他們每個人物形象鮮明,沒有番位的小之分,聰明機智,英勇善戰,每個人都是主角,都在戰場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
無需用多么精美鏡頭對準特寫,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已露鋒芒。
現在最火爆的“爽點”“復仇”標簽,當年《亮劍》已經全面覆蓋,情節跌宕起伏在轉移和對抗的斗爭展開廝殺。
“不報此仇,我李云龍誓不為人!”?
李云龍的部隊有仇必報,他們用實際行動斬殺日本人,報仇雪恨。
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日本人犯下的罪行,獨立團剩下的人通通向他們討債,血恨之仇勢不兩立,戰場廝殺,以命抵命,方能心頭之恨。
沒有龐大漫山遍野的軍隊規模,卻拍出氣壯山河氣勢,以一敵百的戰斗力強悍,真刀真槍對抗的場面激烈。
真英雄不怕撓刀砍,劇中只用孫德勝向前沖和倒在馬蹄下的鏡頭,便抒寫出他的悲壯,結局的勇氣深深刺痛無數人,成為劇中一個經典名場面。
真實的刻畫,不僅將廝殺的激烈場面淋漓盡致展現出來,情節中枯燥乏味的戰術緊密連接戰況,強邏輯展現戰士們如何在困局中破開艱難險阻。
背負個人信念和家國命運,奔赴戰場,親眼目睹身邊親人和兄弟躺在血泊中,心底深處仇恨生根發芽,憑著一腔熱血奔向敵人,持槍拔刀,一舉殲滅。
蒼云嶺突圍戰中,李云龍的“反沖鋒”戰術大獲全勝,擊敗日本人坂田聯隊,智慧奪取戰爭勝利,爽點拉滿。
爽點,有來自人物塑造成功,接地氣的臺詞,還有來自情節反轉的精彩發揮。
真實的人物和場景,既展現出我方雖然處在環境條件有限,但信念不倒,敵人戰斗力強,但抵不過我方善用戰術擊潰。
沒有宏大的敘事表達,卻以小見大視角展現史詩般篇章。
以李云龍為首的戰士們的個體命運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
“亮劍”精神不能復刻,至今為止無人敢翻拍,是永遠都不會被取代的經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