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時被當眾暴打是什么體驗?
北京一家知名藥企的女員工體驗了一次,被同事死死揪住頭發(fā),拳頭像雨點似的砸下去,還補上幾腳。
最氣人的是,周圍一圈圍觀的同事愣是沒一個拉架的,公司的回應更是讓人無語。
7月16日的北京天氣還挺熱的,康龍化成的實驗室里更是熱火朝天,不過這火可不是因為科研攻關,而是倆女員工打起來了,看瘋傳的視頻里,那場面真是太嚇人了,穿淺綠色上衣的那位跟打了雞血似的,揪著白大褂女同事的頭發(fā)就是一頓猛揍,拳拳到肉。
看那架勢,跟街頭混混打架似的,專業(yè)級別的,白大褂妹子基本沒還手之力,被揪著頭發(fā)低著頭挨打,身子都彎成了90度,看著就疼,綠衣女光用手打還不過癮,又抬腿猛踹白大褂的頭部,力度大到連自己的鞋子都給踹飛了。
這畫面擱在街頭或許不算啥,但發(fā)生在高端醫(yī)藥研發(fā)公司的實驗室里,周圍還放著一堆精密儀器,就顯得特別魔幻了,可更魔幻的是,實驗室里明明站著好幾個穿白大褂的同事,愣是沒一個人上前勸一下。
有些人甚至專門停下手頭工作,嬉笑著站到走廊邊上當起了吃瓜群眾,這場面,說他們是同一個公司的人,真不一定有人信,這種見死不救的態(tài)度,比打人本身更讓人心寒。
據知情人透露,這場大戰(zhàn)的起因說來也挺可笑,就為了爭著用一臺實驗室設備,你別說,高科技公司的員工打架都跟別人不一樣,連起因都這么“高端”,不過,排隊這種小事怎么就能演變成這么暴力的場面?估計這矛盾早就積累很久了,這次不過是找了個由頭爆發(fā)而已。
白大褂女子被打得不輕,據說臉上多處紅腫,肚子也挨了好幾腳,后來都站不穩(wěn)了,視頻傳到網上,網友炸了鍋,根本不能理解都是高素質人才的醫(yī)藥公司怎么會爆發(fā)這種惡性事件?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記者趕緊聯(lián)系康龍化成問情況,結果公司客服的回答真是絕了“我不太清楚這個事”,自家公司員工在實驗室打成這樣,視頻都傳遍全網了,你們客服居然不知道?這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涂啊?
更氣人的是康龍化成證券事務部一位工作人員的回應,“這個不影響公司經營,這就是員工之間的一個小矛盾。”啥情況?員工在實驗室里打得頭破血流,一個被揪頭發(fā)猛揍,一個都把鞋子踹飛了,你管這叫“小矛盾”?
說起來挺諷刺的,康龍化成可不是什么小作坊,而是一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有分部的國際化醫(yī)藥研發(fā)公司,官網上號稱有2萬多員工,這么個大企業(yè),處理員工打架事件的水平可不太行
按照咱們的《勞動法》和《民法典》,公司對員工在工作場所的安全是有保障義務的,你這么敷衍了事,不等于公開承認你們不重視員工安全嗎?而且公司對事件的偏袒也太明顯了,啥叫“不影響公司經營”?那意思是只要不影響賺錢,員工在單位里打生打死都無所謂唄?
公司這態(tài)度,擺明了是覺得這事不算啥大不了的,打人那位沒受到任何譴責,被打的那位也沒見公司出面關心一下,這不就是變相地偏袒打人者?這種處理方式,不就等于告訴全體員工,在公司打架沒事,公司不會管。
不僅是這個回應處理不妥當,公司內部管理也有問題,這次因為排隊打架事件反映最直接的就是資源分配問題,公司內部人士吐槽說,康龍化成的實驗室設備使用狀況簡直就是一場“混戰(zhàn)”。
公司的回應一經報道,可把網友們給氣壞了,評論區(qū)直接變成了“怒懟康龍化成大會”,各種難聽的話撲面而來,有人一針見血地說“這個公司也是個沒有人情味的冷血公司,遲早倒閉。”這話雖然狠,但也有道理,一家連員工打架都不管的公司,還指望它有啥人情味?
有網友氣不過,直接開噴“這公司只為盈利,對員工不管控約束,一群人如此冷漠,能有團隊精神?公司走不遠。”啥叫團隊?不就是大家互相扶持、共同進步,結果員工都能在辦公室里相互殘殺了,其他人還嬉笑著圍觀拍攝,還談什么團隊精神?
還有網友更絕,直接說“這樣的公司產品不會太好,為了私利為了錢生命都不安全。”一家連員工安全都不在乎的公司,能指望它對產品質量有多上心?尤其是康龍化成這種醫(yī)藥研發(fā)企業(yè),產品可是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還記得之前某知名快餐連鎖店因為員工在廚房打架的視頻流出,直接導致全國門店銷量下跌,消費者的邏輯很簡單,連自己內部管理都這么混亂的企業(yè),我憑啥相信你的食品安全?康龍化成這回也算是把自家招牌給砸了。
網友們對康龍化成產品質量的質疑也是鋪天蓋地,有人更直接“這還是醫(yī)藥公司,這樣的團隊公司,產出來的藥也應該不是很好,車間打人都沒人管,藥的質量應該也是沒人管的”。
說實在的,這些評論雖然帶著氣話,但也反映了公眾對企業(yè)的核心期待,不僅是產品好,更要有良好的價值觀和企業(yè)文化,大家心里都明白,一家企業(yè)的內部管理狀況,往往能反映它對產品和服務的態(tài)度。
更有業(yè)內人士曝光了這類企業(yè)的通病“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外包界的富士康,里面的人員流動像趕大集式的”這話雖然夸張,但確實道出了醫(yī)藥外包行業(yè)可能存在的問題,高流動率背后,往往隱藏著高壓力、低待遇和管理混亂。
網友們的憤怒不無道理,在這個信息透明的時代,企業(yè)的內部管理問題遲早會被曝光,康龍化成這次的危機處理方式,無疑給自己的品牌形象埋下了定時炸彈。
康龍化成這事兒鬧得挺難看,就看他們能不能從中吸取教訓了,如果公司繼續(xù)采取敷衍塞責的態(tài)度,不正視問題,不改進管理,恐怕網友們的“倒閉預言”真有實現的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